[发明专利]一种500MPa级高强抗震钢筋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1447.4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亮;李一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3/04;C21D8/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0 mpa 高强 抗震 钢筋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钢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500MPa级高强抗 震钢筋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低合金钢大多采用碳锰钢系成分设计,采用锰系和硅系铁合 金进行锰和硅元素的合金化,采用钒铁或钒氮合金进行钒微合金化,采 用铌铁合金进行铌微合金化,其主要成分控制[Mn]在1.2-1.6%之间,[Si] 在0.40-0.60%之间,[C]在0.17-0.25%之间,[V]控制在0.06-0.12%之 间,[Nb]控制在0.04-0.09%之间,屈服强度(Rel)≥500MPa,抗拉强 度≥630MPa,断面收缩率(A)≥16%,主要依靠碳、锰和硅固溶强化和 钒与铌析出强化,该钢种存在如下问题是,①硅锰及碳含量较高,合金 成本升高;②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元素偏析;③碳当量偏高焊 接性能较差,钒和铌含量高,合金成本高;④容易出现屈服不明显和混 晶现象;⑤抗震性差。另外一种方法是将成分按下限控制,采用低温大 变形量轧制,生产出超细晶钢,合金成分可以降低,但该方法存在缺点 是,①需要大幅度增加轧机能力;②生产的钢筋不能采用常规焊接,否 则焊接区钢筋强度大幅度下降。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成分控制在下限,采 用轧后强制冷却,合金成分也可大幅度降低,但缺陷是,①需增加穿水 设备,增加投资;②钢筋性能波动大,时效现象严重;③焊接性能差; ④钢筋容易锈蚀,抗震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金消耗降低,成本节约且 钢筋强度级别较高,性能指标有所改善的500MPa级高强抗震钢筋生产 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①采用碳锰钢成分设计,将钢中[Mn]含量控制在0.60-1.40%之间, [Si]在0.20-0.60%之间,[V]在0.02-0.055%之间,[Nb]在0.02-0.055% 之间,[C]在0.15-0.24%之间,[N]在0.006-0.012%之间;
②采用转炉或电炉冶炼,转炉吹氧2-8min后在冶炼中期加入还原性 氧化锰球团,顶吹氧气3-8min,同时底吹3-8min,使冶炼终点钢水中 [C]在0.15-0.20%之间,[Mn]在0.20-0.40%之间;
③冶炼后期加入还原性原氧化钒球团和还原性氧化铌,顶吹氧气 1-6min,同时底吹气1-6min,使钢水中[V]在0.01-0.05%之间,[Nb]在 0.01-0.05%之间,其他成分满足标准要求时钢水温度=1685-1693℃出 钢;
④在出钢中前期向钢包中加入锰系和硅系合金及增碳剂,使钢水中 [C]在0.20-0.25%之间,[Mn]在0.60-1.40%之间,[Si]在0.20-0.60% 之间;
⑤在出钢和钢水镇静过程中通过微波场向钢包中的钢水吹氮气使钢 水中的[N]含量在0.006-0.012%之间,吹氮气强度为0.02-0.3m3/min.t 钢,吹氮气时间控制在3-10min;
⑥在出钢中期加入钒铁和铌铁对钢水中的[V]和[Nb]进行微调,使钢 水中的[V]在0.02-0.055%之间,[Nb]在0.02-0.055%之间;
⑦根据所轧钢筋直径与定尺要求,将钢水浇注成不同断面尺寸的钢 坯;
⑧钢坯通过热送或冷却后进入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在1050-1250 ℃之间,开轧温度在950-1150℃之间,终轧温度在950-1050℃之间, 轧后冷却速率在15-500℃/秒之间;
⑨根据铸坯尺寸和钢筋规格设定每个道次的轧制负荷,钢筋经冷却 后按用户需求剪切成规定的定尺,检验包装入库。
增碳剂为类石墨、石油焦、碳粉、碳化硅和碳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