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2139.3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柯敏;羊小海;于虹;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3/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进样孔,每个进样孔连通有一进样流道,各 个进样流道交汇后与一主流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上设有一收缩段形成一狭窄 流道,所述狭窄流道入口前的主流道上填充有微珠,微珠段的长度为0.5~1.5mm,所述微 珠的粒径大于所述狭窄流道的宽度,所述主流道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微流控芯片另一侧设置的 废液池中;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盖片和基片,所述盖片下方开设有一上凹槽,所述废液 池设于基片开设的下凹槽中并与上凹槽相对应,所述上凹槽上方的盖片上通过布设蒸发孔与 外界相连通,所述上凹槽中填充有吸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孔的孔径为1.8~2.2mm, 所述蒸发孔的孔径为3.8~4.2mm,所述狭窄流道的宽度为14~16μm,所述进样流道和主流 道的宽度为140~1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珠为牛血清蛋白包被聚 苯乙烯材料或二氧化硅材料制作成的微珠,所述微珠的粒径为18~30μ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片的制作: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前聚体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PDMS体系,真空脱 泡后,将PDMS体系浇注在预制好的硅质阳模板上,烘干、固化后取出,自阳模板剥离得到 PDMS基片;
(2)盖片的制作:另取一载玻片并在其一端铺一块垫片,所述垫片周围距离载玻片边缘 留有余地,然后另取PDMS体系浇注于载玻片上,固化后从载玻片上剥离,并在所述垫片成型 的上凹槽底部开设多个通孔,最后用吸水膜填充所述上凹槽得到PDMS盖片;
(3)贴合封装:将上述制得的PDMS基片和PDMS盖片进行清洗后立即不可逆贴合,得到 芯片半成品;
(4)流道改性:在上述芯片半成品中设置的各个流道内依次引入NaOH溶液、聚凝胺水 溶液和硫酸葡聚糖水溶液进行洗涤,每种溶液洗涤完后均用流水冲洗流道,完成流道改性;
(5)置入微珠:用缓冲液将备好的微珠洗净,然后将微珠置于牛血清蛋白中孵育,孵育 完成后装入芯片半成品内设置的主流道中,控制微珠的装入量使其在所述主流道上长度达到 0.5~1.5mm,完成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在检测三磷酸腺苷浓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 于,所述应用的具体方法为:在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一个进样孔中加入检测试剂,在另一进样 孔中加入待测三磷酸腺苷溶液,然后在所述主流道的出口处进行荧光监测,并记录稳定后的 相对荧光强度值F0,再根据当前操作条件下建立的相对荧光强度F与待测三磷酸腺苷溶液浓 度C的关联方程,测定出待测三磷酸腺苷溶液的浓度值C0,所述应用的检测下限为20nM, 线性检测范围为20~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过程中温度控制为37℃,蒸发 面积控制为188.5mm2,环境湿度控制在2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1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