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使射频识别标签被使用在金属物体表面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2325.7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芳;黄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标签 使用 金属 物体 表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夹具,尤指一种能使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被使用在金属物体表面的结构。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又称为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是一种通信技术,可以使一识别系统(如:阅读器)通过电磁脉波信号识别一特定目标,并读写该特定目标中的相关数据,完全无需在该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间建立机械或光学的接触。目前,射频识别标签已被广泛应用至很多领域,且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可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但为避免各国无线电频率使用标准不一致,造成使用上的混乱与困扰,国际上大多遵守国际电信联合会(ITU)的规范,将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频率区分为6种,分别为135KHz以下、13.56M Hz、433.92M Hz、860M~960M Hz、2.45G Hz及5.8GHz,其中频率为135KHz以下属于低频系统,频率为13.56MHz及433.92M Hz的属于高频(HF)系统,频段在860M~960MHz的属于超高频系统(UHF),频率为2.4GHz及5.8GHz的属于微波系统,除了工作频率外,射频识别技术又因射频识别标签是否需要具备提供电源的能力而被概分为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及主动式射频识别技术,其中被动式射频识别技术主要被运用在物流及目标追踪上,其所使用的射频识别标签本身并不提供电源,而是从一阅读器发射的电磁脉波获得所需的电能,反之,主动式射频识别技术中所使用的射频识别标签则藉由本身的电池,提供正常运作所需的电源,因此,具有数十米长的信号收发能力,但体积较大,且价格较昂贵。
在以下叙述中所称的射频识别标签,主要是针对射频识别标签市场上主流的被动式射频识别标签,该种射频识别标签由于拥有下列许多优点:
(1)可容纳较多数据量;
(2)有较长的通信距离;
(3)难以复制;
(4)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力;及
(5)阅读器可同时读取多个射频识别标签。
故,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
(1)钞票及产品防伪技术;
(2)身份证、通行证(包括门票);
(3)电子收费系统,如中国香港的八达通与中国台湾的悠游卡;
(4)家畜或野生动物识别;及
(5)病人识别及电子病历。
不仅如此,该种射频识别标签的应用更已拓展到物流管理,实现从商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半成品与制成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配送及销售,甚至,退货处理与售后服务等所有供应链环节的实时监控,以准确掌握产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类型、生产商、生产时间、地点、颜色、尺寸、数量、到达地及接收者等信息。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市售射频识别标签为例,如图1所示,该射频识别标签10的收发天线11及芯片12布设在一聚酰亚胺(Polyimide)基材13上,其作法是先在该聚酰亚胺(Polyimide)基材13的一侧面上贴附一层铜箔14,形成一软性铜箔基板,再利用蚀刻技术在该铜箔14上刻蚀出所需的收发天线11后,再将芯片12连接至收发天线11的馈入端111,即制作出射频识别标签10。如图2所示,乃美商Alien公司制作的型号为180064的一般市售射频识别标签20。
一般而言,再参阅图2,技术人员在设计及制作该射频识别标签20时,都是配合所使用的芯片22的阻抗值来设计该收发天线21,且使该收发天线21与该芯片22的阻抗值能相互匹配,如图3所示的史密斯图(Smith Chart),即当该芯片22的阻抗值为ZL时,则该收发天线21的阻抗值必须对称地落在史密斯图上的ZA点,此时,由于ZL=ZA*达到共轭匹配(Complex Conjugated Matching),该射频识别标签20才能发挥最大的传输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信号机电路
- 下一篇:虚拟文件系统碎片的零拷贝整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