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2467.3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1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兴;郑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宋缨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白加红 黄绿 led 组合 获得 显色 可调 色温 白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白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 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LED实现可调色温白光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案:
1.采用红光LED、绿光LED和蓝光LED组合独立回路,通过调节各回路的驱动电 流达到不同色温的白光,其白光的显色性一般都较差。
2.采用蓝光LED芯片激发荧光粉产生高色温冷白光和红光LED芯片组合,或高色温 冷白光LED和红光LED组合,通过调节红光LED(芯片)的驱动电流达到不同色温的白 光,在2700K~6500K色温范围内其白光的显色性仍然不高。要实现在2700K~6500K色 温范围内高显色性必需调整荧光粉配比,因此不能实现连续可调色温的高显色性白光。
3.在方案2的基础上再加绿光LED芯片,但其显色指数Ra在2700K~6500K范围 内仍不能都达到90以上,其特殊显色指数R9仍较低。
4.采用蓝光LED芯片激发红和绿荧光粉加黄光LED芯片组合,通过调节黄光LED 芯片的驱动电流得到不同色温的白光,其显色性也只能达到8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可调色温白光的 方法,使得白光色温在2700K~6500K范围内连续可调,一般显色指数Ra和特殊显色指 数R9都大于9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 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冷白光LED、红光LED、黄光LED和绿光LED的相对光谱分布,通过仿 真模拟确定所需LED组合白光色温范围下的冷白光、红光、黄光和绿光的光通百分比;
(2)选择冷白光LED组成冷白光LED回路,并与冷白光控制电路串联;选择红光 LED组成红光LED回路,并与红光控制电路串联;选择黄光LED组成黄光LED回路, 并与黄光控制电路串联;选择绿光LED组成绿光LED回路,并与绿光控制电路串联;
(3)根据冷白光LED回路、红光LED回路、黄光LED回路和绿光LED回路的光通 与驱动电流的关系,确定冷白光LED回路、红光LED回路、黄光LED回路和绿光LED 回路的驱动电流;
(4)通过对应的控制电路,分别对冷白光LED回路、红光LED回路、黄光LED回 路和绿光LED回路提供确定的驱动电流,从而获得所需色温下的高显色性白光。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红光LED的 主峰波长为620~640nm;所述的黄光LED的主峰波长为575~595nm;所述的绿光LED 的主峰波长为510~530nm。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红光LED的 主峰波长更可取的是625~635nm;所述的黄光LED的主峰波长更可取的是582~588nm; 所述的绿光LED的主峰波长更可取的是515~525nm。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冷白光LED 的色温为7500K~9000K,其中,荧光光谱中绿光荧光粉的光通与黄光荧光粉的光通之比 为0.56~0.70。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所需LED组 合白光色温范围为2700K~6500K。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高显色性白 光通过所述的冷白光控制电路、红光控制电路、黄光控制电路、绿光控制电路进行光通调 节和色温调节。
所述的冷白加红黄绿LED组合获得高显色可调色温白光的方法中所述的冷白光LED 独立回路由一颗或至少两颗冷白光LED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组成;所述的红光 LED回路由一颗或至少两颗红光LED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组成;所述的黄光 LED回路由一颗或至少两颗黄光LED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组成;所述的绿光 LED回路由一颗或至少两颗绿光LED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永磁发电机
- 下一篇:不间断电源装置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