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3098.X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凯意工模具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调 模具 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模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无需配合其它模具即可单独冲压成型,并可微调冲头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产品,往往需要对产品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进行侧向冲压,成型侧向抽芯。完成侧向冲压加工的机构,主要是靠驱动块带动入子侧向运动来实现。在弹片和端子模具中,因角度回弹的不稳定性,经常需要整形,特别是角度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
在整形时,常规的作法是采用冲头固定,整形面为平面的整形方式。该种整形方式下,由于料片厚度偏差、模具制造误差及成形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冲头与入子卡死的情况,此时需要拆开模板,再修冲头,如果一次调整不好,就要多次的拆模,调模时间就要增加几倍,在生产时,由于材料的硬度和厚度的偏差造成的角度超差,又要拆模调整,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进而导致延误生产进度。
再次,模具产品冲压成型过程中,若要冲压Z型结构,且Z折高度大于5倍产品材料厚度时,则需要利用两套冲压模具分两次折弯,该种常规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折弯尺寸不良时,需要同时掉修两套模具,这不仅增加了调修难度,而且较为浪费时间和人力。因此,若是能开发出一套即可冲压成型该Z型结构的模具,不仅能节约成本,更可以降低模具调修难度,从而节省调修的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无须配合其它模具即可单独冲压成Z型结构的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其冲头之整形面为斜面,从而可防止冲头与入子卡死,节约了模具成本,降低了调修模具的难度, 节约调修的时间和人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包括上、下模座,该上模座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一上垫板以及一上夹板,并活动连接一止挡板以及一上脱板;该下模座固定连接一下夹板,并活动连接一下止挡板以及一下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还固定连接一驱动块和一冲头,所述冲头一端插置于上夹板中,且该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倾斜面,所述冲头另一端可活动穿过该止挡板及上脱板并抵触于该下模板中,且该端部设置有一整形斜面,所述上脱板还固定连接一顶料销;所述驱动块可活动穿过该止挡板以及上脱板;该下夹板上通过第二弹性元件活动连接有一可与顶料销配合、冲头及其整形斜面成型产品的整形入子,所述入子设置有可配合上述驱动块之挤进面的一第三倾斜面;
该整形入子可活动穿过该下止挡板及下脱板,该整形入子固定连接有一复位入子。
较佳的,其还包括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一端插置于该上垫板中,且该端还设置有可配合上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该挤压块另一端则套接于该螺丝之螺柱上,该螺丝螺接于下夹板侧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抵触于下夹板侧边,另一端则抵触于所述挤压块上。
较佳的,所述驱动块一端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倾斜面,该整形入子上也设置有一相对应之第二倾斜面。
较佳的,所述驱动块之另一端还设置有有一回推面,所述整形入子上则设置有一可配合该回推面的第四倾斜面;该第四倾斜面可配合该回推面,该驱动块上升时,该回推面将迫使该入子向后退出,从而可避免该第二弹性元件因为模具生产时间长而弹性减小等原因造成的入子不能复位,进而避免造成不脱料或者冲头和入子打坏等严重后果。
较佳的,所述该复位入子与该下夹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一端抵触于该复位入子上,另一端抵触于该下夹板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元均是一弹簧。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套冲压模具即可完成Z型结构的冲压成型,节约了模具成本,降低了调修模具的难度,节省了调修模具的时间和人力。而且成型产品过程中,若该冲头下压量过大或是产品的厚度稍大,导致该冲头与 整形入子配合程度过大时,即可通过减小该螺丝螺接于该夹板中的程度以使该冲头回缩,进而减小该冲头的下压量;或者,若该冲头下压量不足或是产品的厚度稍小,导致冲头与入子配合的程度不够,即可通过增加该螺丝螺接于该夹板中的程度以使该冲头伸长,进而增加该冲头的下压量。驱动块上升时,该回推面将迫使整形入子向后退出,从而可避免该第二弹性元件因为模具生产时间长而弹性减小等原因造成的入子不能复位,进而避免造成不脱料或者冲头和入子打坏等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凯意工模具配套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凯意工模具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偏振光子晶体光纤
- 下一篇:飞机机身指向调整转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