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型六角铁氧体的射频识别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3391.6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全源;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1/38;H01Q19/1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六角 铁氧体 射频 识别 天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天线,尤其是微带天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小型化,高速和微波频段的电子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上述应用环境下的具体场合,需具有低剖面,小型化,高增益的 天线作为收发设备,例如,在海运、水运、公路和铁路中的集装箱运 输中,需要能识别快速移动的电子标签,在上述通信设备中使用的天 线首先也需要在上述频带中起到高增益的作用,并且从其使用的角度 看需要小型化且是低剖面的,且须满足ISO 18000-4空中接口标准。 对于小型化和高增益的矛盾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基于Z型六角铁 氧体的射频识别天线,使之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基于Z型六角铁氧体的射频识别天线,该天线具有至少一层Z型 六角铁氧体基片,一层空气层,和一个金属基片,和一个金属反射腔, 和金属接地面,和一个变形金属微带线,及射频识别芯片。
本发明合理的结构和基质层及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向异性六角铁 氧体,在保证增益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天线尺寸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天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天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天线回波损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Z型六角铁氧体的射频识别天线,具 有Z型六角铁氧体磁性材料基片1,一层空气层2,和一个金属基片 3,和一个金属反射腔4,和金属接地面5,和一个变形金属微带线6, 及射频识别芯片9,7为金属基片开槽,8为金属接地面缝隙。
本实例中六角铁氧体材料机械加工为40mm*30mm*2mm的矩形 微带贴片,使用的ε′=4,μ′=4.7,除此外,六角铁氧体下方均用铜 箔覆盖,在下方铜箔处有一金属反射腔4,其尺寸为 40mm*28mm*2.5mm,接地板上方8.1mm处有金属基片3,并在3上 开槽,在六角铁氧体基片1上方的变形微带馈电线6为一段折线,其 几何结构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覆盖在六角铁氧体基片1上的矩形微 带线(尺寸为10mm*2.5mm),第二段为垂直于六角铁氧体基片1的 矩形微带线(尺寸为5mm*2.5mm),第三段为U型微带线(尺寸为两个 U型边边长均为7mm*2mm,连接两个U型边的线段为8mm*2.5mm) 将三段微带线焊接为一个整体,使其成为一段折线,天线的馈电方式 为弯折线并采用双馈电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能带来天线增益的提 高,还可以实现天线的谐振频率可调,从而实现天线部分可重构,即 有一部分馈线留在了空气层中,并没有和六角铁氧体基片粘合在一 起,而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的方法对馈线在空气层中的部分进行全局电 磁仿真,直至找到最佳谐振点,从而使天线能够在理想的频率点与芯 片匹配。这样即使使用不同的芯片,也不会影响天线的可用性本实 例中的天线是应用于微波频段射频识别,即2.45GHz的RFID中。
Z型六角铁氧体主配方是:Ba3Me2Fe24O41其中Me为:Co,Zn, Ni,Mg,Cu之一;它的烧结温度控制在1150℃~1300℃,并通过加 入微量的氧化物Bi2O3、MnO2、GeO2、SiO2之一调节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使得介电常数的实部ε′在1~20,磁导率的实部μ′在1~10,在 100MHz~3GHz频率的某个频段内能够使介电常数或磁导率保持在某 一数值上基本不变。
本实施例的几何尺寸为40mm*30mm*10.6mm,传统的该种微 带天线的回波损耗为-10~-15dB,增益为4~5dBi,而采用本实例的天 线,ε′=4~7,μ′=3~6,回波损耗可达到-20~-35dB,增益可以 达到5~7.5dBi。达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采用Z型六角铁氧体基片, 另外还有两个原因是:(1)本天线采用的双层介质层,即空气层和各 向异性六角铁氧体基片,使用此种介质结构可以尽可能的减小天线的 尺寸,(2)天线的馈线部分采用弯折线并采用双馈电的做法,采用此 方式可以延长馈电线的有效辐射面积,从而提高增益,即比传统的馈 电方式提高1~2dB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统东方医学的针组合件
- 下一篇: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