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3913.2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宁朝宇;蔡恒;郑静蓉;黄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温度 报警器 耐久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气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 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还没有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不能对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进行耐 久性试验,因此不能考核汽车用温度报警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的技术中还没有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 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储液池1、时间继电器2、空气开 关3、直流稳压电源4、计数器5和交流接触器6,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开关3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电连接,空气开关3的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2的 电磁线圈两端电连接;
所述时间继电器2为具有一对常开触点和一对常闭触点的循环时间继电器,用于控 制交流接触器6通断电时间,时间继电器2的一对常闭触点的一个触点脚与空气开关相线 输入端电连接,常闭触点的另一个触点脚与交流接触器6电磁线圈一端电连接,交流接触 器6电磁线圈另一端与空气开关零线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直流稳压电源4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直流稳压电源4的正极性电源端连接 到所述交流接触器6一对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 温度报警器的正极性接线端相连,所述汽车温度报警器的负极性接线端与所述直流稳压电 源4的负极性电源端相连;
所述交流接触器6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2控制温度报警器通断电时间;
所述交流接触器6的另一对常开触点两端与所述计数器的两个计数端电连接,用于汽 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次数的累计计数;
;
所述储液池1内装有试验液,试验前把温度报警器用夹具安装在储液池内,使温度报 警器的感温部分侵入试验液中。
本发明的效果:采用所发明的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能对汽车温度报警 器进行耐久性试验,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汽车用温度报警器耐久性试验装置结构原理图,在图1中,汽车用温度报警器 耐久性试验装置由储液池1、时间继电器2、空气开关3、直流稳压电源4、计数器5和交 流接触器6等元件组成。
空气开关3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电连接,空气开关3的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2的电磁 线圈两端电连接;,时间继电器2一对常闭触点的一个触点脚与空气开关3相线输入端电 连接,常闭触点的另一个触点脚与交流接触器6电磁线圈一端电连接,交流接触器6电磁 线圈另一端与空气开关零线输入端电连接;直流稳压电源4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直 流稳压电源4的正极性电源端连接到交流接触器6的一对常开触点的一端,交流接触器6 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温度报警器7的正极性接线端相连,所述汽车温度报警器 7的负极性接线端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4的负极性电源端相连;交流接触器6的另一对常 开触点两端与计数器5的两个计数端电连接。
汽车用温度报警器按照QC/T208-2007《汽车用温度报警器》中耐久性试验要求,将 报警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试验液池中,给报警器以温度升降循环,控制其接点闭合和 断开的时间,共进行1000次。
试验前,把储液池1内装入所需试验液,用夹具把温度报警器7安装在储液池1内, 使温度报警器感温部分侵入试验液中;把温度报警器7的正极性接线端与交流接触器6常 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把温度报警器7的负极性接线端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4的负极性电源 端电连接;把储液池放入温控箱内,把空气开关3和直流稳压电源4的电源插头插入试验 场地的交流电源插座中,把时间继电器2的循环时间设置为1S和1S。试验时,按下空气 开关3和直流稳压电源4的电源开关开始试验。
本发明的耐久性试验台的控制过程如下:
当时间继电器2的电磁线圈通电:
时间继电器2常闭触点先闭合1S(常开触点先断开1S),然后循环到时间继电器2常 闭触点断开1S(常开触点闭合1S):
1、温度报警器通电1S的控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侧壁卡涩的转鼓制片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粘结橡胶输送带的胶浆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