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34191.2 申请日: 2010-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1812370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赵煜;朱刚;于长青;张晓雪;李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轻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1B1/10 分类号: C11B1/10;C11B1/04;C11B3/16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真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牡丹 提取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从油料中萃取油脂的方法,具体涉及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属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浙江等地,尤以洛阳、菏泽两地种植最多。牡丹全国种植面积约有20万亩,牡丹籽年产量高达3万吨左右。牡丹籽出油率高,牡丹籽中含有30%以上油脂,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58%、亚油酸含量28%。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人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因此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良的保健营养油,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也可作工业用油,用途十分广泛。

从植物种籽中提取油脂的方法一般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法。物理方法常用压榨法提取,压榨法利用机械力使料胚受挤压而出油,其工艺路线简单,生产过程中产品易受污染,含有许多杂质,微生物和重金属易超标,出油率低,油渣残油量高;化学方法通常用有机溶剂浸出油脂,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乙醚、石油醚、正己烷等,因溶剂易燃易爆,生产安全性差,并且产品存在溶剂残留,影响其品质和质量,也影响其应用,两种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缺点。超临界CO2萃取植物油脂因设备设计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目前国内只能生产3000L超临界萃取装置,处理原料量有限,生产成本高,主要用于萃取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在工业化生产中不适宜处理生产大宗原料。

亚临界流体是指选用某一特种溶剂在高于沸点,但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之下,以流体形式存在;以亚临界流体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的过程就叫亚临界流体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亚临界流体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扩散系数,传质速度快,因此对许多物质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其原理就是通过控制萃取溶剂的压力和温度,使其始终处于高于沸点,低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状态下,发挥该流体的渗透特性和溶解特性,从目标物中溶解有效成分,当系统恢复到常压和常温时,溶解在亚临界流体中的目标成分与气态溶剂分开,从而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亚临界流体萃取与传统的提取技术相比,具有萃取压力低、温度低,设备成本及能耗低,溶剂挥发不残留,并能较好地保留产品中的热敏性成分等,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技术”。该技术非常适宜提取像牡丹籽油这样量大、季节性强的原料,在医药、食品、生物、香精香料等领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采用亚临界R134A流体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本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产物无溶剂残留、设备造价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整个萃取过程在绝氧、低温的条件下进行,并且提取分离同时完成,提取速度快,效率高,可以获得高品质牡丹籽油,适合牡丹籽油这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牡丹籽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13%,经粉碎机粉碎至40-80目;

(2)将干燥后的牡丹籽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1×104pa以下,排出萃取釜内空气;

(3)然后往萃取釜内通入四氟乙烷溶液,通过视镜观察液位淹没牡丹籽原料为止;

(4)搅拌开始萃取,萃取压力范围为1.0-1.2Mpa,温度范围为40-50℃,每一次萃取时间30-45min;

(5)接着在分离釜中进行减压升温蒸发分离,分离压力范围为0.5-0.1Mpa,温度范围为40-50℃;

(6)亚临界萃取后,毛油经过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过滤,得到最终的牡丹籽油。

所述的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重复萃取3次。

所述的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牡丹籽干燥烘干温度为50-60度,或自然风干,含水量小于13%。

所述的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每一次萃取时间30-45min,分离时间为15-25mi n。

所述的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高速离心机的转速为15000-16500n/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未经甘肃省轻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