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保温板用快速凝固的不燃保温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4507.8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康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龙裕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6 | 分类号: | C04B28/36;B28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保温 快速 凝固 保温材料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特别是一种防火保温板用快速凝固的不燃保温材料。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使用的外墙外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挤塑板(xps)或者聚氨酯,这三种保温材料由于其保温性能比较好,施工方便,被全国推广使用。但是它们的防火等级为B2级,为易燃材料,满足不了建筑物防火的需要,因此设计了防火保温板。防火保温板外面的防火层需要一种保温性能良好、防火等级高,而且凝固速度快、加工方便的不燃保温材料,本发明就上述性能要求发明了防火保温板用的快速凝固的不燃保温材料。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火保温板用快速凝固的不燃保温材料,可有效解决建筑材料既不易燃烧,又保温性能良好和快速凝固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建筑材料是由体积百分比计的:低碱硫铝酸盐水泥25~45%、玻化微珠45~69%、可再分散性乳胶粉4~9%、羟丙甲基纤维素1~3%、砂浆用短纤维0.5~1.5%、砂浆保水增塑剂脂肪酸丁脂0.2~0.8%,总和为100%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制成,或由重量百分比计的:低碱硫铝酸盐水泥80-84%、玻化微珠7-9%、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5%、羟丙甲基纤维素3-4%、砂浆用短纤维2-3%、砂浆保水增塑剂脂肪酸丁脂0.7-1%,总和为100%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制成;其中,将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玻化微珠、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羟丙甲基纤维素、砂浆用短纤维和砂浆保水增塑剂脂肪酸丁脂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然后加入水,再搅拌均匀成浆料,加水量与混合料重量比为22∶78(即水∶混合料=22∶78),然后立即快速将浆料均匀置于玻璃纤维网格布上,厚度为2-5mm,使玻璃纤维网格布置于浆料中,在10-35℃凝固40-60分钟即成本发明的快速凝固的不燃保温材料,有效用于外墙外保温上;所说的低碱硫铝酸盐水泥为白色或类白色流动粉末,颗粒度80目(98%通过),堆积密度400-550克/升,强热残份(在1000℃)10±2%,最低成膜温度5℃;所说的玻化微珠是一种酸性玻璃质溶岩矿物质(松脂岩矿砂),内部多孔,表面玻化封闭,呈球状体细径颗粒,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新型无机轻质绝热材料,粒度为0.5-1.5mm,导热系数为0.032-0.045w/m.k,耐火度为1000-1200℃,堆积容量为10-60kg/m3;所说的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是醋酸乙烯脂与碳酸乙烯脂-VeoVa或乙烯或丙烯酸酯等二元或三元的共聚物,经过喷雾干燥得到的改性乳液粉末,具有良好的可再分散性,与水接触时重新分散成乳液,并且其化学性能与初始乳液完全相同;所说的羟丙甲基纤维素又称2-羟丙甲基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粘度75000-200000Pa.s;所说的砂浆用短纤维又称切段纤维,化学纤维如聚丙烯长纤维束被切断或拉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也可用天然纤维,如晶须及石棉,长度为6-10mm,直径为15μm,强度为800Gpa,模量41Gpa;所说的玻璃纤维网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外墙体,保温、防火、抗裂等,玻璃纤维网格布以耐碱玻纤网布为主,采用中无碱玻纤纱(无碱玻纤纱主要成份是硅酸盐,化学稳定性好)经组织结构-纱罗组织绞织而成,后经抗碱液,增强剂等高温热定型处理;脂肪酸酸丁脂用作砂浆保水增塑剂,分子式为ORCOOCH2CH2CH2CH3。
本发明组份科学,易生产,具有快速凝固,又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作用,是现有外墙保温材料所无法相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龙裕建筑节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龙裕建筑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