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式防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4744.4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触控式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盗装置,有密码锁防盗、指纹锁防盗等,对于密码锁防盗装置,若不慎被人窃取密码,则保密信息就会随之泄露;而对于指纹防盗装置,虽说可以较为可靠的保护信息,但是由于指纹防盗装置需要指纹识别系统,而指纹识别系统由于受指纹识别灵敏度影响及成本的原因普及率也不高。由于传统的指纹防盗锁存在拒真率和认假率的影响,在设置识别指纹灵敏度时就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如降低拒真率的话,认假率就会提高;相反如降低认假率的话,拒真率就会提高。这样以来,如果设置识别指纹的精度过低,那么有其他指纹和该用户指纹相似时,系统也会判为接受;而如果识别指纹的精度过高,有时候即便是用户本身,因为手接触感应区的姿势不对,或者手上有异物,也会被系统误判。上述情况难免就会导致用户对指纹系统的依赖性,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而近年来,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已逐渐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对于利用手指直接触碰识别信息的方法也更加的便捷、有效,所以若能将触控技术与防盗装置有效结合也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触控式防盗装置从而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触控式防盗装置,其既可降低对指纹识别的依赖性又能降低成本的防盗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式防盗装置,其包括指纹防盗系统、操作界面、终端处理器以及联接接口组成,而且还包括压力感应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触控式防盗装置,其利用了指纹识别和触控压力以及接触时间的装置来识别信息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这样不但解决了仅利用指纹识别灵敏度从而依赖性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对指纹的灵敏度要求降低,从而对仪器、设备的灵敏度也随之降低,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触控式防盗装置,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含有电容式触控芯片的压力感应系统、终端处理器和操作界面以及直接的联接接口组成。其中,指纹识别系统用来识别用户的指纹信号,并向终端处理器发出相应指令;压力感应系统中由电容式触控芯片和MCU等组成的触控面板以及专用的程序软件构成,其识别原理为:压力大小由触控面板屏幕凹陷距离换算,凹陷距离和压力又成正比,且凹陷距离可以通过电容值变化换算得出;若用公司表示:电容C=εS/4πkd,其中ε为电介质常量,S为电容极板的面积,k为静电力常量,d为极板间的距离。由上述公式,再根据触控板电容的变换可以得知用户压触控屏时屏幕凹陷距离;因为压力F=kx,其中k是弹劲系数,弹性系数是由触控屏的有机玻璃材质决定,x是触控屏有机玻璃的凹陷距离,那么由凹陷距离X的变化值可以算出压力值。终端处理器用来判断指纹识别系统及压力感应系统发出的指令,并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结果执行开启或报警等动作;操作界面用来提供手指直接触碰的操作平台。
由上述构成的触控式防盗装置组成了一个整套系统,其结构原理图可参考图1所示,其中,操作界面的正面为触控屏感应区,用户由此区域可以输入信息,如手指触碰时采集到的指纹及压力、时间值,其反面为指令设定区,可以设置多种功能按钮,如“确定”、“选择”、“设定”、“取消”、“退出”、“上下移动”等等。压力感应系统中由于设有一触控面板,所以该系统也相当于一个触控识别系统;也就是说,所述触控识别就是通过压力感应得来。所述触控识别系统可以识别用户手指接触触控屏时发出的信号,并向终端处理器发出指令。所述指纹识别系统用来识别用户指纹信息,并向终端处理器发出指令。所述终端处理器用来判断指纹识别系统及所述触控识别系统发出的指令,并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结果执行开启或报警等动作。由于整个系统还要受手指触碰时的压力及时间的影响控制,所以所述指纹防盗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可以设置成不需要很高的灵敏度,只要保证用户将指纹输入即可,而不用考虑其位置、方向等其它外界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高透明度、可里印CPP包装膜
- 下一篇:加氢精制凡士林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