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感数据传输综合处理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5248.0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1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光;林鹏;张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泰信(北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1W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感 数据传输 综合 处理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为应对复杂的监控及数据传输环境,特别涉及的一种遥感数据传输综合处理方式。
背景技术
气象监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由于大量的监测点需要安放在荒郊野外、人烟稀少的野外山区或大片的森林中,而现有气象站由于对供电及数据传输的要求无法在上述地点设置。采用本发明所发明的遥感数据传输综合处理方式及现有的太阳能供电技术的结合即可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感数据传输综合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一种遥感数据传输综合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室外装置由烟感、温度、湿度、红外检测头和视频摄像头都连接在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又连接到通讯网络传输平台和存储器,而防雷器分别与烟感、温度、湿度、红外检测头和视频摄像头、通讯网络传输平台、存储器、太阳能供电器相连。太阳能供电器则向烟感、温度、湿度、红外检测头,视频摄像头,数据处理器,通讯网络传输平台,存储器供电供电。
本发明的效益是可以将数据采集点设置在任何无市电和无有线网络的野外,实现24小时数据采集,对采集的数据及视频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的发回监测中心。无需人工值守和人工干预,可根据当地网络环境自动选择多种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进行传输而不用单纯使用价格昂贵的卫星传输,大大降低的单点运行成本。同时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数据采集点的遥控、遥测、遥调、遥信和遥视等五遥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遥感数据采集传输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遥感数据采集传输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通过2和3采集到的数据由5存储在内部的7内,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通过6将数据直接发送回监控中心;当只能实现信令网连接或存储转发的网络环境下,5将数据加工处理成通过MMS方式传输的压缩视频信息及SMS方式传输的文本文件后再通过6发送回监控中心;没有网络连接的环境下,5将数据存储在内部的7内,以便于后期人工采集。
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的方式分为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两类。
主动采集:
监测传感部分根据数据处理器的数据采集计划定期采集数据,这些数据首先通过①传递到数据处理器,再通过②在存储器内进行存储备份;同时根据通讯网络传输平台反馈的网络环境信息数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通过③将数据和传输方式命令传入通讯网络传输平台;最后通过④将数据发往监控中心。
被动采集:
监测传感部分根据数据处理器的数据采集计划24小时进行被动数据动态捕获,当采集的数据没有变化或未超过数据变化阀值时,不进行记录。反之数据首先通过①传递到数据处理器,再通过②在存储器内进行存储备份;同时根据通讯网络传输平台反馈的网络环境信息数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数据③将数据和传输方式命令传入通讯网络传输平台;最后通过④将数据发往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泰信(北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泰信(北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