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排气槽的插芯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5374.6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霞;李学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泰山路2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排气 插芯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芯体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有排气槽的插芯体装置,属于光纤接续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纤接续领域,机械式光纤接续和熔接接续是实现光纤固定连接的两种不同方式。光纤到户部署在用户驻地和户内所针对的光纤接续点具有用户数量大而地点分散的特点。由于不同用户报装时间不同,同一小区,类似ADSL服务开通。当用户到一定程度后,现有的施工人员和熔接机不可能满足用户开通服务的时间要求。机械式光纤接续方式由于操作简单,人员培训周期短,工具投资小等特点,为光纤大规模部署提供了成本效益最高的光纤接续解决方案。在诸如楼道高处、狭小空间内、照明不足,现场取电不方便的等场合。机械式光纤连接器为设计、安装、维护人员提供了方便、实用、快捷的接续手段。从理论上说,在光纤到户工程中,从分光器分光后到户,数量巨大、零散分布如毛细血管的入户光缆的接续都应该考虑使用机械式光纤连接器。
光纤冷接技术在光纤入户工程中是关键性技术,但光纤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一直是碍于该技术推广的阻力。一般对普通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损要求是小于0.3或0.2;当然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能在0.3或0.2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国外国内很少有几家公司能将冷接产品的插入损耗真正控制在0.3或0.2以下,其他公司的此类产品真正的插入损耗都在0.5~0.6间。同类产品大多采用V型槽设计,将两端光纤在槽内进行对接。
冷连接器插损过高关键的因素在于断点处有空气间隙造成的低折射率。很多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只考虑到在断点处加匹配液隔绝空气,而没有考虑到如何将断点处本身存在的空气排净,匹配液用使用时容易将断点处原有的微量空气包裹起来,导致插损耗维持在0.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排气槽的插芯体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接续损耗低、稳定性及可靠性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带有排气槽的插芯体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所述第二插芯的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一插芯的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并能够在连接管内滑动;连接管内对应于第二插芯的端部设有光纤匹配液,所述光纤匹配液包围第二插芯的端部;连接管对应于设置第一插芯的端部内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另一端面延伸到第二插芯的端部,并与第二插芯对应于嵌置连接管内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连接管对应于设有第二插芯的端部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一插芯对应于与连接管相连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插芯尾柄,所述插芯尾柄对应于设有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插槽;第一插芯与插槽相连通。所述插芯尾柄上设有压接环,所述压接环能够相对插芯尾柄滑动。
所述插芯尾柄对应于设置第一插芯的端部凸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插芯内设有固定连接的光纤,所述光纤对应于位于连接管内的端部伸出第二插芯,光纤对应于位于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插芯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插芯对应于与连接管相连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插芯尾柄,所述插芯尾柄对应于设有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插槽,第二插芯与插槽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排气槽,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进行光纤接续时,随着第一插芯在连接管内滑动,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间的气体会从排气槽排出,利用光纤匹配液的作用,使第一插芯与第二插芯接续完成后能够处在全真空状态,减少了光纤接续的损耗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及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插槽1、压接环2、插芯尾柄3、定位块4、第一插芯5、连接管6、排气槽7、限位块8、第二插芯9、光纤10及凹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光太光通讯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MOS管辅助触发的可控硅电路
- 下一篇:皮革染料均染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