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和屏蔽电缆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437.8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大智;渡边健;黑田桂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8;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敛缝 外壳 连接器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涉及被组装于屏蔽电缆终端的电连接器、以及具有屏蔽电缆和连接于屏蔽电缆终端的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束(shield cable harness)。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0-77123号公报公开了与同轴电缆连接的插塞式连接器。根据该文献的段落[0022]至[0026],在将插塞式连接器P组装到同轴电缆50上的时候,首先将同轴电缆50的各层依次剥开并呈平面状排列,利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夹持板55从上下方向将导电性屏蔽层53所露出来的部分夹持起来并利用焊料56进行接合,从而制作出电缆组件C。进而,利用层积膜59将芯线51的前端部夹持起来进行保持,防止芯线51变形或者间距混乱等。接着,将芯线51的前端部切断并除去,将在电缆组件C的前端露出来的芯线51载置在被安装于插塞侧保持部件10上的插塞触头(plug contact)40的连接部42上,将脉冲加热器的加热片5的下表面5a按压在芯线51上,利用加热片5对芯线51进行加热,使芯线51的钎焊料涂层熔融,从而将芯线51钎焊接合到连接部42上。该情况下,插塞触头40的连接部42处于被压入到收纳槽14内进行保持的状态,而收纳槽14的槽深比触头连接部42的上下厚度大,连接部42的上表面位于比中央槽13的槽底面13a靠下侧的位置。由此,形成了由收纳槽14的槽侧面和连接部42的上表面围成且向上方敞开的槽状凹部,芯线51被准确地定位并载置于该槽状凹部上(引用的是日本特开2000-77123号公报中的符号)。
在上述的插塞式连接器P中,在将从电缆组件C的前端露出来的芯线51与连接部42连接时,采用的是在传送特性方面匹配的具有优势的钎焊料。并且,通过在上述插塞式连接器P中设置上述槽状凹部,能够准确地进行上述芯线51相对于前端部的插塞触头40的连接部42的定位。然而,由于上述槽状凹部设于插塞侧保持部件10中,因此将芯线51载置到上述槽状凹部中的作业需要在压入保持有插塞触头40等的箱状插塞侧保持部件10内部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因而有着作业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屏蔽电缆,在使用多线屏蔽电缆(该多线屏蔽电缆中内置有多条具有相当于上述芯线51的内部导体的内部电线。)的时候,将上述内部导体分别载置到所对应的上述槽状凹部中的作业要在箱状的插塞侧保持部件10内部的狭小空间内进行,这是非常困难的作业,作业效率极低。
此外,在拉伸同轴电缆50时,该拉力作用于上述芯线51与上述插塞触头40的上述连接部42的钎焊部、或者上述导电性屏蔽层53与上述电缆组件C的上述夹持部55的钎焊部。因此,上述插塞式连接器P对同轴电缆50的保持力由上述钎焊部的连接强度决定,不过还是期望提高上述保持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着眼于这些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束,将敛缝外壳敛缝在屏蔽电缆的终端,将该敛缝外壳以克服内部电线的拉出并克服屏蔽电缆的拉伸的方式组装到保持器壳体上,并且将内部电线和屏蔽电缆定位于保持器壳体中,然后将该带屏蔽电缆的保持器壳体与主体壳体嵌合,并将内部导体与触头钎焊起来,由此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将上述内部导体的前端部定位于触头的连接部,并且能够提高屏蔽电缆相对于拉伸力的保持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组装于屏蔽电缆的终端,该屏蔽电缆具有:利用内部绝缘覆层包覆内部导体而形成的内部电线;包覆该内部电线的外部导体;以及包覆该外部导体的外部绝缘覆层,
该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具有敛缝外壳、保持器壳体、绝缘性的主体壳体和导电性的触头,
在设定了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情况下,
上述敛缝外壳具有:底板;从该底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立起的敛缝片;以及从上述底板向高度方向低处侧延伸的突出片,上述敛缝片敛缝于上述屏蔽电缆终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或者从上述外部绝缘覆层中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
上述保持器壳体具有:载置部,在该载置部上载置上述敛缝外壳;凹部,该凹部从该载置部向高度方向低处侧凹进,并且在进深方向深入侧形成有深入壁,该凹部供上述突出片插入;槽形的第一保持部,该第一保持部设于比上述载置部靠进深方向深入侧的位置,并且供从上述屏蔽电缆终端的上述外部导体中露出并沿大致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以及槽形的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设于比上述载置部靠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并且供上述屏蔽电缆嵌入,在上述载置部和上述第二保持部之间形成有供上述底板的位于进深方向近前侧的端部抵靠的台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