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5590.0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上条浩一;千叶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由调色剂及载体构成的液体显影剂进行使形成在感光体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将基于此的显影剂再向纪录纸等介质转印,再使转印的介质上的调色剂像熔敷、定影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有各种使用高粘度的液体显影剂使潜像显影,而使静电潜像可视化的湿式图像形成装置,该液体显影剂是使由固体成分构成的调色剂分散在液体溶剂中的液体显影剂。该湿式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剂是在硅油或矿物油、食用油等构成的具有电绝缘性的高粘度的有机溶剂(载体液)中使固体(调色剂粒子)悬浮的物质,该调色剂粒子的粒径为1μm左右,极微细。通过使用此种微细的调色剂粒子,在湿式图像形成装置中,与使用粒径7μm左右的粉体调色剂粒子的干式图像形成装置相比,能够实现高图像质量。作为使用了此种液体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6839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形成机构,其在载像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机构,通过在溶剂中使显影剂粒子分散而成的显影液使所述载像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转印机构,其具有与所述载像体抵接并转印所述载像体上的可视像的中间转印介质和与该中间转印介质抵接的背承部件,通过利用该背承部件将被转印体按压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上,而使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上的可视像转印到所述被转印体上;判别机构,其判别通过该转印机构转印可视像的所述被转印体的种类;控制机构,其根据利用该判别机构判别的被转印体的种类,对由所述背承部件产生的对所述被转印体的按压力进行可变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6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368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为如下结构:设有与中间转印介质抵接的背承部件,并设有用于通过该背承部件将被转印体按压到中间转印介质上的施力机构。然而,虽然申请人提出了在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背承部件相当的部件上设有凹部且在该凹部配置用于把持转印件的转印件把持机构的结构,但是在采用此种结构时,仅仅在设置背承部件的施力机构方面,就存在该凹部与中间转印介质相对向时无法顺利动作的问题。
另外,在印刷行业中,为了控制辊间的抵接位置,而使用被称为支承物的同心圆的抵接部件(作为印刷技术的支承物的公知例,日本特开2000-33686号公报等中有公开)。以此种方式进行转印时,由于辊间的距离由相互的支承物进行位置控制,因此在(纸等的)转印件的厚度不同时,由于转印压力不同而存在转印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载像体,其载持图像;转印辊,其与所述载像体抵接,且在轴向上具有凹部;抵接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转印辊的轴端部侧,具有第一周端部和第二周端部,所述第一周端部与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相距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周端部与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相距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短;支承部件,其与所述抵接部件抵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转印辊具有对所述载像体施力的弹性部件,在所述转印辊的所述凹部的轴向位置配置有所述抵接部件的所述第一周端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载像体是载像体带,具有带架设辊,该带架设辊架设所述载像体带,并且经由所述载像体带与所述转印辊抵接,所述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带架设辊的轴向端部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带架设辊的旋转中心到周端部的距离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抵接部件配置在所述转印辊的所述轴向端部侧的另一侧,并且所述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带架设辊的所述轴向端部侧的另一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载像体是载像体滚筒,所述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载像体滚筒的轴向端部侧。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载像体,其沿第一方向移动,并载持图像;转印辊,其与所述载像体抵接,且在轴向上具有凹部;抵接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载像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侧,具有第三周端部和第四周端部,所述第三周端部配置为,在与所述转印辊相对时,距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第三距离,所述第四周端部配置为与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相距第四距离,该第四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不同;支承部件,其与所述抵接部件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