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5685.2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葛学礼;李东彬;朱立新;徐福泉;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3;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架 生土 围护 房屋 防灾 加固 方法 | ||
1.一种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在所述墙体内部有木柱的位置所述穿墙螺栓紧靠所述木柱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步骤包括: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步骤还包括:在位于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或者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内外侧分别对称地设置间距相等的多道角钢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所述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所述檩条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和墙体顶部的檩条。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且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连接所述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将木柱与木梁连接牢固;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将木柱与屋架连接牢固。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连接牢固,其中,所述墙揽由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两榀屋架之间用竖向剪刀撑拉接牢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的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6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