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植物类囊体结构的纳米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6102.8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申敏;刘昕晔;张荻;陈晨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8 | 分类号: | C01G23/08;B82B3/00;H01G9/042;H01M14/00;H01L5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植物 类囊体 结构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植物类囊体结构的纳米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新鲜植物叶片研磨后与提取液混合提纯,得到叶绿体;
第二步,配制作为前躯体溶液的四氯化钛醇溶液;
第三步,将叶绿体置于四氯化钛醇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制成纳米混合液;
第四步,将纳米混合液离心后去除上层清液,将余下残留进行焙烧处理后,得到纳米吸光材料;
所述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式配置得到:配置提取液,称60g山梨醇、6.06g Tris、1gMgCl2·6H2O、0.6g NaCl、0.77g EDTA-Na2、0.4g异抗坏血酸钠,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HCl将pH调至7~8;
所述的提纯,是指:将研磨后的新鲜植物叶片以10~20g/L的比例倒入提取液中,经手工二次研磨1~2min后过滤,将滤液装入预冷过的离心管离心2~4min后倾去上层液,得到的沉淀即为叶绿体;
所述的超声处理,其超声频率为20~100KHz,超声功率为100~600W,超声时间为1-3小时;
所述的焙烧处理,其温度为350-800℃;
所述的四氯化钛醇溶液,通过以下方式配制获得:在冰水浴环境下将醇和四氯化钛以体积比例为44∶1~20∶1混合后搅拌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类囊体结构的纳米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鲜植物叶片是指:置于0~4℃环境下预冷的菠菜叶片、油麦菜叶、梧桐树叶片或香樟树叶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1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的大口径螺旋风管
- 下一篇:燃气阀门双凹帽带密封圈结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