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光片及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6114.0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光片,以及一种采用该聚光装置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增加,更轻更薄的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性显示面板,因此必须借助背光模组才能发挥显示功能。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背光模组100,其包括框架11、设置在框架11内部的多个光源12、依次设置在光源12上方并盖住框架11的一个扩散板13及一个棱镜片10。其中,扩散板13内一般含有用以扩散光线的散射粒子。棱镜片10包括一用以接收光束的入光面101、与入光面101相对的出光面103以及形成于出光面103的多个长条形V型凸起105。
使用时,由多个光源12产生的光线进入扩散板13被均匀扩散后,其继续进入棱镜片10,在棱镜片10的长条形V型凸起105的作用下使出射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
请参阅图2,光线在经扩散板13扩散后变得均匀,但也使散射后的光线入射棱镜片10的角度变得较为杂乱。此杂乱光线进入棱镜片10后于V型凸起105界面出射,部分出射光线(如a1、a2)会沿靠近竖直的方向(即与Y轴相平行的方向)聚集,此部分出射光线可提升背光模组100的正面出射亮度;但是,有部分出射光线(如a3、a4)于V型凸起105界面朝靠近水平方向(X轴方向)出射。所以,自棱镜片10出射的光线仍具有较大的视角,无法满足在较小视角范围内聚集光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在较小视角范围聚集光线的聚光片及采用该聚光片的背光模组。
一种聚光片,其包括一聚光板,该聚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及出光面。该聚光板具有多个截头锥形通孔,该多个截头锥形通孔贯穿该入光面和出光面,且该多个截头锥形通孔沿该出光面向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变细。该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及围成该多个截头锥形通孔的表面为反射面。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一反射板及如上所述的聚光片,该反射板与该聚光板的入光面相邻,该光源位于该反射板与该聚光片的入光面之间。
所述聚光片具有多个截头锥形通孔,该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及围成该截头锥形通孔的表面为反射面,因此,光线经过聚光片的入光面入射时,将只会经该多个截头锥形通孔出射或经过围成该截头锥形通孔的表面反射而出射,自该聚光片出射的光线所分布的视角范围将会受到该截头锥形通孔的限制而集中于特定视角范围之内,因此可满足背光模组在较小视角范围内聚集光线的要求。
所述背光模组利用了该聚光片,因此可满足在较小视角范围内聚集光线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光线在图1中的背光模组的棱镜片内传输的光路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聚光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聚光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沿V-V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聚光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聚光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聚光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光线在图9中的背光模组内传输的光路图。
图11是图10中的光线自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的光强分布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聚光片 20,20A,30,40
基板 22,22A
聚光板 24,24A,34,44
入光面 101,222
侧面 248,248A,622
光反射层 250,250A
第一表面 242,242A
第二表面 244,244A
截头锥形通孔 246,342,442
截头锥形面 2462,2462A
背光模组 200,300
框架 11,52
光源 54,64
光线 58
导光板 62
反射板 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