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频带耦合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487.8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民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耦合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频带耦合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产生陷波滤波效果的宽频带耦合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来通过特定频带的信号,并衰减此频带以外的信号。一般而言,滤波器由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所组成,因而造成操作频带不易延伸,不利于宽频带操作的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宽频带耦合滤波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频带耦合滤波器,包含有一基板,包含有一第一层、一第二层及一第三层,该第二层介于该第一层与该第三层之间;一第一信号端,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层中;一第二信号端,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层中;一第三信号端,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三层中;一第四信号端,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三层中;一接地板,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层中,并具有一孔洞;一第一块状传输线,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层中对应于该孔洞的位置,并耦接于该第一信号端及该第二信号端;一第二块状传输线,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三层中对应于该孔洞的位置,并耦接于该第三信号端及该第四信号端,具有与该第一块状传输线相同的形状;以及一连接单元,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三层中,用来连接该第三信号端及该第四信号端;其中,该第一信号端用来接收一信号,该第二信号端用来输出该信号之一滤波结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宽频带耦合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1B至图1D为图1A的宽频带耦合滤波器的各层示意图。
图2及图3为图1A的宽频带耦合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宽频带耦合滤波器
100 基板
P1、P2、P3、P4 信号端
GND PLT 接地板
TML_B1、TML_B2 块状传输线
HL 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A至图1D,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宽频带耦合滤波器10的示意图,图1B至图1D为宽频带耦合滤波器10的各层示意图。宽频带耦合滤波器10援用了第098121177号台湾专利申请案所公开的功率分配器的部分结构,而产生新的功效,可做为智慧型天线的馈入网络,有很小的输入损失(insertion loss),并有可有效抑制噪声。详细来说,宽频带耦合滤波器10包含有一基板100、信号端P1、P2、P3、P4、一接地板GND_PLT、块状传输线TML_B1、TML_B2及一连接单元WR。基板100系三层印刷电路板,其上层(如图1B所示)印刷有信号端P1、P2及块状传输线TML_B1,中层(如图1C所示)印刷有接地板GND_PLT,下层(如图1D所示)则印刷有信号端P3、P4及块状传输线TML_B2。更进一步地,由图1A至图1D可知,接地板GND_PLT具有一孔洞HL,而对应于孔洞HL的上、下方则为形状相同的块状传输线TML_B1、TML_B2。此外,信号端P1用来接收一信号,信号端P2则输出其滤波结果,而信号端P3及信号端P4通过连接单元WR相连。
由于块状传输线TML_B1与TML_B2间未被接地板GND_PLT隔绝,使得两者间会产生信号耦合的作用。当连接单元WR将信号端P3、P4连结后,对于信号端P1至P2的传输路径来说会是一个负载效应。因此,只要适当调整连接单元WR的长度、材质、组成元件等,可对信号端P1至P2的传输路径产生不同的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连接单元WR由金属导线所实现,则宽频带耦合滤波器10的频率响应系如图2所示。在图2中,实线曲线表示在不同频率下,由信号端P1反射回信号端P1的能量比例,而虚线曲线表示在不同频率下,由信号端P1传输(耦合)至信号端P2的能量比例。由图2可知,信号端P1至信号端P2的输入损失很小。
进一步地,如果连接单元WR包含串联的电容及电感,则可产生如图3所示的频率响应。同样的,图3中实线曲线表示在不同频率下,由信号端P1反射回信号端P1的能量比例,而虚线曲线表示在不同频率下,由信号端P1传输(耦合)至信号端P2的能量比例。当连接单元WR包含串联的电容及电感时,所产生的负载效应类似一个电容、电感串联下地或是电容、电感并联于传输路径的共振模式。在此情形下,信号端P1至信号端P2的传输路径上的特定频率可以产生下地短路或是断路的现象,即零点,使得其响应如滤波器般,可过滤传输路径上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4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天轮型自行车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