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无水清洁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559.9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义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3广东省深圳市深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无水 清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清洁装置和方法,特别是汽车无水清洁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清洗主要依靠手工清洗和高压清洗机清洗。手工清洗费时费力,若沙粒残留在车体上,易使沙粒划伤车漆,降低车身原有的光洁强度,对小孔和缝隙等地方也难以清洗干净;手工清洗一般都会用化学清洗剂,虽然去除了表面的污垢,但车身漆面也同时受到了侵蚀,几次之后,车身就会变得暗淡无光,甚至漆面爆裂脱落,化学清洗剂也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高压清洗采用水作为清洗原料,虽然能够对车辆进行彻底的清洗,但其成本高,不适合家庭使用,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现有的技术中,公开号为CN2529797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清洗机,将纯净水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迅速、彻底地清除物体表面、狭小区域的顽固污渍,并达到节水的效果。公开号为CN201053616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清洁器,它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清洗作用及清洗介质的化学作用相结合,可以对汽车的顽固污渍进行彻底清洁。但两者都需与清洗介质相结合才能达到清洗效果,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清洁装置,可以在无水的条件下清洁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汽车上设置多个高频振动器和多个半导体制冷器或在汽车上设置多个高频振动器和由汽车空调器冷空气出口引出一软管。
所述软管上设置一开关,用于控制冷空气的导通或阻断。
所述高频振动器为高频机械振动器或超声波振动器,高频机械振动器为高频电机振动器、高频电磁振动器或高频弹性材料振动器。
通过半导体制冷器或与空调器连接的软管引出的冷空气使汽车表面制冷。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N型和P型半导体(9)、绝缘体(10)、金属导体(11)、直流电源(12),N型和P型半导体由金属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用两片绝缘体夹住N型和P型半导体,直流电源(12)接在半导体制冷器两根引线上。
所述高频电机振动器包括小电机(6)、转轴(601)、偏心轮(602)、配重点(604)、振动盒(603),配重点(604)为一小点金属材料,固定在偏心轮上,小电机固定在振动盒(603)内。
所述超声波振动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壳体(2)、换能器(3)、变幅杆(4)、弹簧振片(5)、耦合散热材料(6)、吸盘(7)、弹簧(8),壳体(2)前端面上设有所述吸盘(7),换能器(3)由所述弹簧(8)与超声波发生器(1)连接,变幅杆(4)的前端连接所述弹簧振片(5),耦合散热材料(6)与所述弹簧振片(5)连接。
所述高频振动器和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汽车壳体、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后视镜、后窗玻璃上中的一个或多个上。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水的汽车清洁方法,包括步骤:在汽车上设置高频振动器和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使汽车表面变冷,当低于周围空气时,四周空气中的水分汇集在汽车表面形成雾水状,水雾将汽车表面的尘埃、污渍包裹住,再开启高频振动器,振动器产生的高频振动作用于汽车表面,把水雾包裹的尘埃、污渍振掉,不用水清洗,比用水清洗更方便、清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无水的汽车清洗方法,包括步骤:在汽车上设置高频振动器,利用连接到汽车空调器上的软管使汽车表面变冷,使得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汽车壳体表面凝结成水雾,覆盖住尘埃和污渍;再通过高频振动器产生的高频振动使依附在汽车表面上的尘埃和污渍自动振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中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超声波振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机械振动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汽车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器104和超声波振动器102。将半导体制冷器(如图2所示)的冷端10接汽车表面,工作时,开启电源,电子由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在此吸收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组,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另外一边,造成温差,从而使车壳体100变冷,使四周空气中水分子很容易在光滑的表面凝结形成雾状,包裹住尘埃和污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义,未经朱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