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UV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757.5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洪;刘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佩琦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uv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UV涂料。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UV涂料以其良好的耐磨性,强抗腐蚀性及高硬度等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外壳的装饰盒保护上,而且节能、无污染。但长期以来,该产品的技术和产品市场均为国外的公司所垄断,而其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号:02153925,发明名称:一种闪光涂料及其制作方法,闪光涂料以一定重量百分比含量的丙烯酸系列、珠光粉、金葱粉及溶剂型材料为原料,经在合灰机中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均匀而制成,但该发明成效有限,只使用与建筑外墙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15203.4,专利名称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其组份包括低官能度单体、低官能度预聚物、助剂、光引发剂及混合溶剂,在组份中还包括有高官能度的单体和高官能度的预聚物,该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低官能度单体1~10,高官能度单体5~15,低官能度预聚物15~35,高官能度预聚物30~50,助剂0~3,光引发剂2~5,混合溶剂15~30,但该发明造价较高,未能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达到国家3C电子产品标准,品质优良的紫外光固化UV涂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光固化UV涂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30%~45%
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 2%~5%
活性稀释剂: 10%~20%
光引发剂: 4%~5%
混合溶剂: 30~45%
助剂: 0.5~2%
其中,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巳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所述的混合溶剂包括酮类和醇醚类,所述的酮类包括丙酮、丁酮、甲基-正戌基酮、甲基-异戌基酮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醚类包括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助剂包括流平剂、流平控制剂、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抗油剂、防回粘剂。
优选的,一种紫外光固化UV涂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35%~40%
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 2%~3%
活性稀释剂: 10%~15%
光引发剂: 4%~5%
混合溶剂: 40~45%
更优的,一种紫外光固化UV涂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37%
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 3%
活性稀释剂: 15%
光引发剂: 4%
混合溶剂: 40%
助剂: 1%。
按照上述配方,将各组分的原料放到反应釜中,高速搅拌20分钟,过滤包装即可。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明显的有益效果,具有优良的超耐磨性,防刮伤、耐候、抗化学性及高硬度和透明立体感等性能,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及对人身体健康无害的环保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首先,本发明所用的原材料如下。
1、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不易变黄,耐光,耐候性优良,同时粘度较低,有较好的耐冲击性。供应商和产品型号如下:
2、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分子中有氨酯键,能够在高分子键中间形成和氢键,用这样的低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柔韧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防性,药品性和耐高、低温性能,较好的耐冲击性,对基材有较好的附着力。本发明用的芳香族聚氨酯丙稀酸酯有着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及耐热性,价格低是UV涂料的首选。供应商和产品型号如下:
3、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具有极低的酸含量和残留溶剂含量,因此固化的几乎没有溶剂溢出。供应商和产品型号如下:
4、光引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佩琦涂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佩琦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穴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移动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