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6855.9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慧敏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B32B27/08;B3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3 辽宁省沈阳市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塑料 沼气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气发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塑料材质制造的大型沼气发酵罐,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沼气生产技术和发展规模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已有多项国家标准。但这种技术仅限于一家一户,不适合大规模沼气生产。
近年来,大中型沼气工程不断涌现,技术日趋成熟,配套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绝大多数项目是出于环保目的,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粪污处理而建的沼气工程最多,畜禽粪便成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主要发酵原料。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畜禽养殖场只是呈“点”分布。而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的“面”上,却很少见到大中型沼气工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根据草谷比计算,农业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多吨,除用于肥料、饲料、基料以及造纸等工业原料外,约有3亿多吨农作物秸秆没有被有效利用。预计201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将达到7.8亿吨。以“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15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将达到9亿吨左右,其中一半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为此,国家农业部先后在多个省、市进行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项目示范,取得可喜的成果。实践证明,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完全可行。
虽然示范项目取得成功,但是很难大面积、产业化推广。其主要问题是设备造价高,投资大。
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技术关键是厌氧消化,其设备是沼气发酵罐。传统厌氧消化设备多为立式或卧式发酵罐或发酵池,用钢板制作,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造价高。而独立的贮气罐也价格不菲。这是造成沼气工程投资大的主要原因。
目前,有的沼气设备生产厂家推出红泥塑料、玻璃钢、或PVC等塑料材质沼气罐,这些产品都是农村混凝土户用沼气池的替代品,结构简单,体积小,只有几到十几立方米,大的不过几十立方米,不能规模化生产沼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的大型沼气发酵装置,降低投资规模,促进沼气产业的发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塑料材料制造大型沼气发酵罐,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或钢板,使大型沼气发酵罐的造价大幅度降低。
这种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的容积可达几百立方米到几千立方米。
本发明的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为立式、圆柱型。主要结构由罐体、贮气室、保护罩和基座四部分组成。
罐体结构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为:
①、内壁层-用塑料板材,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聚合物(ABS)、尼龙(PA)等板材焊接而成。
②、加固层-内壁层的外面用尼龙绳,或尼龙带,或尼龙布紧密、均匀、有序地缠绕,使其加固,不变形。
③、保温层-尼龙加固层的外面用泡沫塑料严密包裹,以保持发酵罐内温度。
④、保护罩层-用塑料板材或彩钢板罩在保温层之外,起保护和装饰作用。
罐体顶部可升降的贮气室用贮气膜制作,其下部与罐体密封结合为一体。
保护罩将罐体和贮气室全部罩在其中。
基座用混凝土浇铸,将塑料罐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耐酸碱,抗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大幅度降低设备造价,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提出的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1-局部放大的罐体侧壁纵剖面结构示意 1.1-塑料板材焊接而成的罐体内壁层 1.2-紧密缠绕在塑料板材内壁层外面的尼龙加固层 1.3-泡沫塑料保温层 2-柔性贮气膜 3-贮气室 4-保护罩 5-混凝土基座6-进料口 7-出料口 8-沼气排出口 9-气液分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一个1,000方米罐体,550立方米贮气室的大型塑料沼气发酵罐为例:
沼气发酵罐半径为5米,高13米。贮气室半径为5米,高7米。总高20米。
如图中(1)所示,发酵罐的罐体内壁层(1.1)用聚丙烯(PP)板材焊接而成。内壁层的外面用直径20mm的尼龙绳(1.2)紧密、均匀、有序地缠绕,使其固定,不变形。尼龙加固层的外面用泡沫塑料(1.3)严密包裹。
用柔性贮气膜(2)制作可以升降的贮气室(3)。贮气室的底部与罐体顶部密封结合为一体。
保护罩(4)用彩钢板制造,将塑料罐体和贮气室全部罩在其中。
基座(5)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塑料罐体。进料口(6)固定在基座上。出料口(7)设在塑料罐体上部。沼气排出口(8)设在塑料罐体顶部,贮气室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慧敏,未经刘慧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