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水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7225.3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学文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线路板、生活污水、矿山开采以及其它化工行业等的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泥水分离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泥脱水设备脱水率低,污泥含水量较高,环保部门比较难处理,另外环保部门回收化工行业产生的污泥时是按吨收费,含水量高就会增加公司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脱水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一种泥水分离机,其主要由一级螺旋轴轱、二级螺旋轴、一级挤压筒、二级挤压筒和排泥筒组成;
所述一级挤压筒上设有泥水入口和透水孔,泥水混合物通过所述泥水入口进入所述一级挤压筒内,经过一级螺旋轴轱和一级挤压筒分离出的水从所述透水孔经过滤材料排出;
所述二级挤压筒上亦设有透水孔,经过一级螺旋轴轱和一级挤压筒分离出的含泥浓度较高的泥进入所述二级螺旋轴和二级挤压筒内,经过二级螺旋轴和二级挤压筒分离出的水从所述二级挤压筒上设的透水孔再经过滤材料排出;
经过二级螺旋轴和二级挤压筒分离出的泥达到排泥筒时被排泥筒内的空气再次挤压脱水后排出;
所述一级挤压筒套在所述一级螺旋轴轱外面,所述二级挤压筒套在所述二级螺旋轴外面,一级挤压筒和二级挤压筒上的透水孔上装有导水器,导水器外紧贴过滤材料,排泥筒管壁有透水孔,透水孔外紧贴过滤材料;所述一级挤压筒为大圆筒,二级挤压筒为小圆筒;
所述排泥筒内中心设有开孔压力空气管,空气管连接外部空气压力机,外部的压力空气经空气连接管进入排泥筒中开孔空气压力管将进入排泥筒泥中的水份通过排泥筒管壁孔再经过滤材料吹出。
进一步,所述二级螺旋轴的前端和一级螺旋轴轱为正螺旋,所述二级螺旋轴的后端为反螺旋。
进一步,所述一级螺旋和二级螺旋从泥水入口到出泥方向采用由大间距到小间距排列。
进一步,所述排泥筒内设置有固定杆,用于固定所述开孔压力空气管;所述排泥筒的下端设置有闸口,用于控制泥的排出时间和速度。
进一步,所述一级螺旋、二级螺旋为同心螺旋,其内部中空两头通过轴密封。
进一步,一级挤压筒和二级挤压筒透水孔上装有导水器,以增大透水面积,提高出水率。
进一步,所述过滤材料为过滤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三次泥水脱离技术,使泥水分离非常干净、节约成本、避免浪费,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高效,通过本发明处理出来的泥其含水量可控制在35%以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泥水分离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泥水分离机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泥水分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泥水分离机的外壳示意图;
图5是在挤压筒上设置导水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螺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7所示:一种泥水分离机,其主要由一级螺旋轴轱1、二级螺旋轴2、一级挤压筒3、二级挤压筒4和排泥筒5组成;
所述一级挤压筒3上设有泥水入口31和透水孔32,泥水混合物通过所述泥水入口31进入所述一级挤压筒3内,经过一级螺旋轴轱1和一级挤压筒3分离出的水从所述透水孔32再经过滤材料排出;
所述二级挤压筒4上亦设有透水孔41,经过一级螺旋轴轱1和一级挤压筒3分离出的泥进入所述二级螺旋轴2和二级挤压筒4内,经过二级螺旋轴2和二级挤压筒4分离出的水从所述二级挤压筒4上设的透水孔41再经过滤材料排出;
经过二级螺旋轴2和二级挤压筒4分离出的泥在排泥筒中再次被空气挤压后从所述排泥筒5的出泥口排出;
所述一级挤压筒3套在所述一级螺旋轴轱1外面,所述二级挤压筒4套在所述二级螺旋轴2外面,一级挤压筒3和二级挤压筒4上的透水孔32、透水孔41上装有导水器6,导水器6外紧贴有过滤材料7;所述一级挤压筒3为大圆筒,二级挤压筒4为小圆筒;
所述排泥筒5内中心设有开孔压力空气管8,空气管8连接外部空气压力机(图未示)空气管8内的压力空气将进入排泥筒5中的泥的水份通过排泥筒5外壳上的透水孔经过滤材料7吹出。
所述二级螺旋轴2的前端和一级螺旋轴轱1为正螺旋,所述二级螺旋轴2的后端为反螺旋12。
所述一级螺旋1从泥水入口31到出泥方向的螺旋采用由大间距到小间距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学文,未经何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绝缘包扎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