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种植沙漠改良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37604.2 申请日: 2010-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790934A 公开(公告)日: 2010-08-04
发明(设计)人: 于飞 申请(专利权)人: 于飞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C05G3/04
代理公司: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代理人: 马洪发
地址: 161100 黑龙江省***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种植 沙漠 改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沙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植物种植沙漠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荒漠化土地现状: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8个县(旗、市)。沙化土地现状: 截止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荒漠化及沙化土地两项之合占国土总面的45.58%,致使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在缩小,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严重制约沙化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土地荒漠化及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过渡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而且不去恢复建设和不懂科学化管理所造成的后果。多年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沙漠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受外界因子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的恒定性和移动性能,这是沙漠治理恢复植被的有利条件。因沙漠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和流动性能,蒸发量大,不具有土壤生产功能,不保水、不保肥的特点。目前,飞播种草、机器播种、人工种草,又受虫、鸟、鼠、兔等对种子的危害,沙层表面没有封闭层牧草难以成活,以创新的思想设计此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沙漠改良的方法,适合不同类型沙漠、荒漠化土地的改良。 

本发明的植物种植沙漠改良的方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a、初生期:将140~170kg的液态膜、0.6~8kg的钙镁磷肥、0.01~0.2kg的钼酸铵和0.4~5kg本族根瘤菌剂加入到800~1300kg的水中搅拌、溶解,再加入4~50kg豆科牧草种子搅拌均匀,播洒在一公顷的沙地上,围封禁牧3~5年;

或者,

在一公顷沙地上先播洒4~50kg的豆科牧草种子,再将140~170kg液态膜、0.6~8kg的钙镁磷肥、0.01~0.2kg的钼酸铵和0.4~5kg本族根瘤菌剂加入到800~1300kg的水中搅拌溶解,均匀地喷洒在沙地上,围封禁牧3~5年;

b、衍生期:在上述初生期之后的沙地上,播洒7~30kg禾本科牧草种子,围封禁牧2~3年;

c、繁盛期:在上述衍生期之后的沙地上解除围封禁牧,畜牧强度5~10只/年,以达到动、植物的生态平衡,既完成沙漠的改良。

上述a步骤中加入的本族根瘤菌剂是根据种入的豆科牧草来确定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7~30kg禾本科牧草种子播洒在沙地上,再均匀地喷洒140~170kg的液态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7~30kg禾本科牧草种子置于140~170kg的液态膜中搅拌均匀,再播洒于沙地上。 

专利申请中所提到的液态膜,为公开技术,见公开号为CN1459471、名称为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公开文献,其具有下列功能:解决了牧草种子免受虫、鸟、鼠、兔等违害,又解决了沙地不保水、不保肥种草难以成活的问题,实现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吸热增温、保墒、保苗、又有防止水土流失和固定流沙等作用;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沙粒联结成团聚结构体,减少风蚀,恢复沙地土壤功能;能通过光合与微生物作用,可将液态地膜分解为有机肥,增强沙地肥力和持水能力,用后翻压沙地内,可成为沙地改良剂。 

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分别占干物质的18%~24%和0.90%~2%,其他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豆科牧草的另一特点是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增加牧草蛋白质含量和土壤中的含氮物质,所以豆科牧草在满足家畜蛋白质需要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豆科牧草的主要缺点是叶子干燥时容易脱落,调制干草时养分容易损失。此外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较高,播种时要进行一定的处理。豆科牧草蛋白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较少,不易青贮。如与富含糖分的植物混合青贮或外加青贮剂,也可以生产出很好的青贮产品。 豆科牧草主要有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柱花草及蝴蝶豆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飞,未经于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