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7651.7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1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郭峰;刘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G07C11/00;H04W4/1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书 到期 提醒 借阅 图书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醒和催还装置(1)、GSM装置(2)以及提醒预约读者借阅装置(3);
所述提醒和催还装置(1)包括读取预设参数装置(101)、查询装置(102)、判断装置(103)和提醒和催还发送装置(104);
所述GSM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判断接收装置(203)、分析装置(204)、设置手机号码装置(205)、短信发送装置(206)和信息反馈装置(207);
所述提醒预约读者借阅装置(3)包括判断预约装置(301)、预约查询装置(302)、信息提取装置(303)和预约提醒发送装置(304);
所述读取预设参数装置(101)用于读取到期时间等信息;
所述查询装置(102)用于查询图书借出时间;
所述判断装置(103)接收所述读取预设参数装置(101)发送来的到期时间等信息和所述查询装置(102)发送来的图书借出时间信息,判断是否符合到期提醒或者催还的条件;
所述提醒和催还发送装置(104)用于发送符合图书借出到期提醒和催还条件的信息;
所述判断预约装置(301)用于判断归还的图书是否有预约;
所述预约查询装置(302)用于查询预约读者的信息;
所述信息提取装置(303)接收所述判断预约装置(301)发送的预约信息和所述预约查询装置(302)查询到的预约读者的信息,提取预约读者的手机信息;
所述预约提醒发送装置(304)用于发送通知预约读者进行借阅的信息;
所述判断接收装置(203)判断所述提醒和催还发送装置(104)以及所述预约提醒发送装置(304)是否有待发送的信息,并发送该信息;
所述分析装置(204)分析判断接收装置(203)发来信息的内容为到期提醒和催还信息或者提醒预约读者借阅的信息并发送;
所述设置手机号码装置(205)接收所述分析装置(204)发送的信息提取手机号码并发送;
所述短信发送装置(206)根据所述分析装置(204)发送的信息编辑短信并发送到读者手机;
所述信息反馈装置(207)根据所述判断接收装置(203)和所述短信发送装置(206)的信息反馈是否有待发送的信息和发送短信成功的信息等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装置(2)通过串口所述连接提醒和催还装置(1)和所述提醒预约读者借阅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装置(2)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客户识别装置(201)和网络搜索装置(202);
所述客户识别装置(201)用于设置SIM卡,并判断SIM卡是否就绪;
所述网络搜索装置(202)用于进行网络搜索,并判断网络是否可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装置(2)中的GSM芯片为TC35i,串口接口采用MAX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装置(2)电源为5V,由电脑USB接口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预设参数装置(101)、所述查询装置(102),所述判断预约装置(301)和所述预约查询装置(302)均连接现有图书馆系统。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图书馆系统采用的图书到期催还和提醒借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提醒和催还装置读取到期时间等信息,查询图书借出时间,发送符合图书借出到期提醒和催还条件的信息,或者所述提醒预约读者借阅装置判断归还的图书是否有预约,查询预约读者的信息,发送通知预约读者进行借阅的信息;
所述GSM装置判断是否有待发送的信息,并分析发送信息的内容为到期提醒和催还信息或者提醒预约读者借阅的信息,提取手机号码并发送短信到读者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6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