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导光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7891.7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液晶显示器 直下式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导光板 结构。
背景技术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进步,显示装置已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不断演变而产生各种新式 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LCD)具备轻薄、省电、低辐射等优点,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今常见的 显示装置之一,可广泛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数码显示、摄录像机、移动电话等通讯、信息或消费性电子 产品中。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以一液晶面板(LCD panel)进行显示,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必 须供应亮度充分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得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此光源由背光(backlight)组件来 提供。背光组件可依其结构的不同,而分为侧光式背光组件和直下式背光组件两种。侧光式背光组件通常 仅采用单支灯管或两支以上的灯管作为光源,利用导光板设计来加强对光线行进方向的控制,然而由于光 线行进方向控制不易,因此显示效果通常不佳。相比而言,直下式背光组件的设计是将作为光源的灯管置 于导光板内部,因安置空间变大,故可使用两支以上的灯管来增加光源强度,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现有的双面液晶显示器是利用背光组件同时照亮前后两块液晶屏幕来实现双面显示的。如图1所示的, 发明专利ZL03143071.6《双面式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双面式背光组件包括多个光源4和多个分 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光源之间的光反射组件01。所述的光反射组件是为了改变从光源4出射的部分光线的光 路,使原来因为射向侧方而损耗的光线经过光反射组件01的反射从直下式导光板1的两个面出射,从而 增加光源效率,提高显示效果。但是光反射组件01的设置使得背光组件结构复杂,增加了双面液晶显示 器的直下式导光板的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也使得双面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光线传导效率高,显示效果好的双 面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导光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直下式导光板,直下式导光板位于两个液晶模组之间,设有与上层液晶 模组对应的第一出光面,以及与下层液晶模组对应的第二出光面,所述的直下式导光板内均匀设置有平行 的管型安装孔,并且管型安装孔平行于直下式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管型安装孔内设置有条 形光源;直下式导光板的管型安装孔靠向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的方向的内表面上设有球面突起。
采用以上结构,从条形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在进入管型安装孔内表面上的球面突起后发生折射,经过 折射后的光线改变原来的行进方向,最后从直下式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出射。这样,不需要 添加其他部件,仅改变直下式导光板上的表面形状,即可实现光线传导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直下式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分别设有阵列式聚光凸点。采用这种结构,光线 在经过直下式导光板之后,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出射的时候,再次经过聚光凸点的反射作用,从而 使得部分原来向侧面出射的光线向正前或正后方行进,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传导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靠近条形光源中心的位置无聚光凸点设置;从靠近条形光源中心 至两个条形光源中间的位置,聚光凸点设置逐渐密集,在靠近两个条形光源中间的位置,聚光凸点设置最 密集。聚光凸点的设置依照光线在直下式导光板中的传输衰减进行非等距处理,离条形光源越远,圆点越 密。这样,当出射光线垂直与直下式导光板出光面时,由于垂直于条形光源的位置无聚光凸点设置,出射 光线没有经过聚光凸点而直接出射。当出射光线与直下式导光板出光面有一定夹角时,光线经过聚光凸点 的折射或反射后改变光路走向而趋向垂直于出光面。出射光线越靠近两个条形光源中间,密度越大,因此 相应设置的聚光凸点也越多,从而是的光源的有效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本发明的聚光凸点为凸球面型。采用凸球面型构型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变光线出射直下式导光板的角 度,使其朝向直下式导光板的正前或正后方出射,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本发明的条形光源的端部 设有塞状头部,该塞状头部与管型安装孔的端口相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在条形光源安装入管型安装孔内 时,塞装头部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从而在节省了安装空间的基础上,使得条形光源不易脱落且位置不变。
本发明的塞状头部上与管型安装孔配合的塞状头部内表面贴附有反光材料,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避免部 分光线因为照射到塞状头部而造成损失,从而提高了光源的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