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生态调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37906.X 申请日: 2010-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810120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鲍永舟;鲍雨林;鲍竞渊 申请(专利权)人: 鲍永舟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0;C09D1/1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7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杨梅 生态 调控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生态基础构建、生物多样性培育、天敌保护和天敌利用相互配合来构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体系,

所述的生态基础构建具有以下特征:a.种植杨梅所选园地无污染,b.园地根据种植面积设置成若干小区,各小区面积小于30亩,相邻小区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为5-10米,c.种植密度为20-30株/亩,d.杨梅株间原植被保留15%-25%;

所述的生物多样性培育由计划生草、种植有益作物和天敌培育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的计划生草指对自然生长的杂草根据改善园内小气候、抗拒自然灾害需要而进行间歇性生草,不需要生草时进行人工割草,将割下的杂草覆盖到树冠地面,一年刈割覆盖3-4次;种植有益作物是指在园内和园地周边种植对某些害虫有驱避或引诱功能的植物,这些植物指霍香蓟、鱼腥草、山苍子、酸枣、泡桐;所述的天敌培育是指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培育自然界原有的天敌,当原有天敌缺乏时通过引种放养益虫和益菌,将其布满园地,并保留适量病虫为天敌提供食物;

所述的天敌保护是指不施用有损于天敌的物质,当病虫密度超过天敌控制能力时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诱杀害虫、三源农药防治四种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其中所述的物理防治是指用涂白剂将枝干涂白和地面铺膜,其中枝干涂白为每年3-4次;所述的三源农药防治是指用植物源、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进行防治,方法如下:a.植物源农药:选用松碱合剂,冬春季8-10倍液、夏秋季16-18倍液喷施防冶介壳虫类、黑胶粉虱和赤衣病;b.矿物源农药:选用石硫合剂,冬春季3-5波美度、夏秋季0.3-0.5波美度喷施,防治叶斑病和赤衣病和枝腐病;c.生物源农药:选择苏云金杆菌防治卷叶蛾及其它蛾类害虫;

所述的天敌利用是指根据害虫种群的消长情况,在杨梅种植区适时补充或引入相应的天敌,将病虫危害率控制在经济损失阈值内,所述的经济损失阈值是指病虫危害的经济损失与农药防治所消耗的成本相同的值,其范围为8-12%;

所述的天敌由有益动物类和有益微生物类构成,其中有益动物类是指鸟类、两栖类、蜻蜒、有益蜘蛛、草蛉、螳螂、瓢虫、寄生蜂、食虫椿象、食蚜虻、寄生蝇、病源线虫;有益微生物类是指寄生细菌、寄生真菌、寄生病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密度为24-27株/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密度为26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敌利用是将病虫危害率控制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白剂由石灰、硫磺、水、食盐组成,其重量配比为:石灰∶硫磺∶水∶食盐=1∶0.2∶3∶0.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杨梅生态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白剂中加入植物油或矿物油,加入量为每千克涂白剂中加入植物油或矿物油1-5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永舟,未经鲍永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9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