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332.8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翔麟;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翔麟;张建军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循环 养殖 系统 生物 接触 氧化 | ||
1.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有一个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部由隔墙分隔成两个以上的依次连通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填置用于微生物着床的生物载体,并在两相邻区域之间形成水流上下往复流动的路径,使水流上下折返地流经每个区域内的生物载体,利用所述生物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流经的水体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所述池体内部设置有十字形隔墙,将所述池体分隔成四个区域,分别为依次连通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每个区域内填置所述生物载体,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顶部与用于输入养殖废水的给水装置连通,该第一区域的底部与第二区域的底部经过水孔连通,顶部不连通;所述第二区域经顶部的三角堰结构与所述第三区域的顶部连通,底部不连通;所述第三区域的底部与第四区域的底部经另一过水孔连通,顶部不连通;所述第四区域的顶部与用于输出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的水的排水装置连通;所述给水装置包括呈T字形的配水池和给水渠,在所述配水池与给水渠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区域进水量的挡水板,在所述挡水板及所述给水渠的两侧均匀分布有布水管,所述配水池与养殖废水供应泵连接;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呈T字形的收水渠和蓄水池,在所述收水渠和蓄水池的壁上设有淹没溢流孔,同时所述蓄水池经排水管连通下一水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底部上方距离池底一段距离处设置承托层,该承托层由花篮梁、承托梁和格栅梁组成,在所述承托梁和格栅梁之间形成有供水流过的格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梁和格栅梁纵横垂直交错叠置,所述格栅梁位于所述承托梁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承托层的每根承托梁的底部布设曝气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道上的曝气孔的开口方向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的池体侧壁上设有反冲洗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域的底部均为漏斗状,由四周向中心倾斜,中心位置分别设置与中心排污管连接的集污井,用于排除被填料拦截的大颗粒物和脱落的生物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域的底部由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翔麟;张建军,未经孟翔麟;张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3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