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8572.8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邱显钧;陈盈惠;戴文智;游尚翰;刘家麟;莫启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的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及电浆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等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已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CRT),而成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显示器,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为现今显示器的主流商品。
目前较为普遍的液晶显示器大多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其具有多条扫描线(scan line, 又可称为闸极线)、多条数据线(data line,又可称为源极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pixel unite),而各个像素单元包括一晶体管以及一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
现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是利用这些扫描线来开启这些薄膜晶体管,并在一个画面周期(frame period)中,透过这些数据线来写入多笔像素电压讯号(pixel signal)至这些像素电极,以对像素电极所对应的液晶电容进行充电。每次开启薄膜晶体管时,这些扫描线通常是一条一条轮流地开启薄膜晶体管。也就是说,通常不会有多条扫描线同时输出电压至薄膜晶体管来开启薄膜晶体管。
在近来的液晶显示器产业中,大尺寸面板与高分辨率画面成为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而面板尺寸的增大和分辨率的提高将会减少给予像素单元开启及充电的时间,从而影响画面整体的显示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公司及企业都致力于缩短扫描线开启薄膜晶体管的时间。为此,目前这些公司及企业对液晶显示器的研究大多朝向提高液晶分子的反应速率,或是提高输入至液晶电容的电压等技术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可以解决由于面板尺寸增大和分辨率提高导致的在画面周期内像素单元充电时间短充电不足而影响画面整体显示质量的问题,满足上述大尺寸面板与高分辨率画面的发展趋势。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在一画面周期内,输入第一电压至多条第一扫描线,以使一像素电压讯号写入至第X行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X为正整数,而该第X行的像素单元连接于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的其中一条;以及在输入该第一电压的期间,输入第二电压至多条第二扫描线,以使该像素电压讯号预充电第Y行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Y为正整数,而该第Y行的像素单元连接于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的其中一条,该第X行的像素单元与该第Y行的像素单元彼此不相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X、Y满足数学式:|X-Y|=3Z,其中Z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Z等于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Z等于100或20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扫描线彼此相邻,而这些第二扫描线彼此相邻。这些第一扫描线位于这些第二扫描线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各条第一扫描线分别与各条第二扫描线相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是由至少一驱动芯片所输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皆经由一线路板而输入至这些第一扫描线与这些第二扫描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是由多个驱动芯片输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驱动芯片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一扫描线的两端与这些第二扫描线的两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像素电压讯号包括多个颜色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这些颜色资料分别为一红色图场数据(red field data)、一绿色图场数据以及一蓝色图场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红色图场数据、绿色图场数据以及蓝色图场数据不同时地输入至这些像素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画面周期的时间小于或等于16.67毫秒。
基于上述,由于第一电压同时输入至多条扫描线,而第二电压同时输入另外多条扫描线,因此在驱动液晶显示器时,多列像素单元能被同时开启。其次,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二者输入的时间有部分重迭可以达到预充电与增加充电时间效果,使得薄膜晶体管的充电饱和率大幅提升。因此,相较于习知技术而言,本发明能增加所有单个像素单元开启及充电的时间,进而满足目前大尺寸面板朝向高画面更新率与高分辨率画面的发展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