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的绕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796.9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柱;叶书玮;朱俊杰;林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绕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尤指一种可由若干种形式的导电架,依需求组合出不同规格绕组需求的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较为大型的电子设备中,其电源供应方式主要是先利用一电源供应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该电源供应器内部具有一变压器,该变压器内的绕组结构可分为一次侧及二次侧,藉此对该直流电进行降压及提高输出电流,以供应该电子设备内各电子组件运作所需的电量。然而,随着该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电流增大的需求,传统电磁感应组件中利用漆包线绕卷方式所制成的感应线圈,由于漆包线的线径小,因此不利于大电流通过,另外还有散热不良、阻抗过大的问题,导致该变压器二次侧的损耗过大,从而造成该电源供应器整体效率下降。
有鉴于上述缺点,故乃有利用片状的连续平面式导电片取代漆包线作为该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设计,期达到减少电阻、增加散热面积、降低该二次侧的损耗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变压器结构,如美国第6,577,220号「CONTINUOUSMULTI-TURN COILS」发明专利案,并参见图11所示,包含有一导电片(41)、一上铁心(42)及一下铁心(43),该导电片(41)可作为变压器的一次侧或二次侧的绕组,其是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先利用模具将一导电片(41)冲压成型出平面展开的型态,再对该导电片(41)进行弯折,图中所示即为并联且绕匝数为1匝的绕组结构,该上、下铁心(42)(43)分别设于该导电片(41)的两侧,并贯穿该导电片(41)所形成的绕组结构。
然而,上述将导电片(41)以冲压方式成型出该绕组结构的缺点在于,当要调整绕匝数或串、并联的方式时,导电片(41)就必须再重新设计、重开模具,亦即,一组模具只能作出一种匝数比的绕线,当该绕线结构不符合需求时,也只能作废,故存在有设计缺乏弹性且浪费制作成本的缺点。
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变压器绕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64957号「用于一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及绕组」新型专利案,并参见图12所示,主要是以多种不同形式的圆弧形导电片(51)层叠所构成,可作为变压器的一次侧或二次侧绕组,各导电片(51)的端部设有通孔(511),利用若干导电柱(52)穿设于各通孔(511)间,以形成串、并联的电气连结关系,并可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相接。
此种设计虽然可仅利用若干种类的导电片(51),便能依需求组合出各种不同规格的绕组结构,但由于需要导电片(51)及导电柱(52)等至少两种组件,且组装时还需要额外的辅助治具来协助定位各导电片(51)及导电柱(52)之间的相对位置故有其制造上的不便之处;此外,各导电柱(52)与每片导电片(51)之间均需以焊接方式相连接以形成导通,在各导电柱(52)与各片导电片(51)之间将形成有多个焊接处,而每一焊接处都会导致电阻值的增加,尤其当越大的电流通过时,功率的损耗也会随的提高(P=I*I*R);若要降低阻抗,则必须增加导电柱(52)的截面积,但受限于导电片(51)端部的宽度,可预留的通孔(511)大小以及导电柱(52)的截面积可增加的程度也都有限。故此种绕组结构的设计仍存在无法有效降低变压器二次侧的功率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其利用有限型态的导电架即可依需求组合出不同规格的绕组结构,并可减少各导电片间的焊接处,进而降低功率损耗,提升该变压器的整体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该绕组结构包括:
二侧导电架,彼此间隔设置,每一侧导电架包含有一环片,该环片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延伸成型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至少一中央导电架,其是设于该二侧导电架之间,每一中央导电架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连接于该二侧导电架。
前述中央导电架可呈一长型片体,其第一端朝该中央导电架的一侧弯折突伸,第二端的片体则朝该中央导电架的两相对侧弯折为突伸片体。
前述中央导电架可呈螺旋状绕卷的型态,其包含有至少一环片,并于两端分别成型有该第一端与第二端。
前述中央导电架可具有一环片,该环片上形成有一开口,而于该开口处形成有二端部,该二端部处分别朝该环片的旁侧延伸且弯折成型有该中央导电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VHDL的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