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9381.3 | 申请日: | 201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伍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志勇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E05F3/20;E05F5/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缓冲 功能 铰链 | ||
1.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包括设置有自动复位式阻尼器(4)的铰 链,铰链包括固定座(13)、连接臂(2)、连杆组件和活动座(1);连接臂与 固定座连接,并通过连杆组件与活动座摆动连接,其特征是连接臂呈槽钢型, 阻尼器设置在连接臂的内腔(2.6)中;阻尼器一端朝活动座方向伸出;
所述阻尼器(4)的活塞杆(4.2)朝活动座(1)方向伸出;阻尼器的缸 体(4.1)定位套设在固定套(3)中,固定套通过销轴(12)、螺钉、卡扣、 铆接或焊接固定设置在连接臂的内腔中;或者,阻尼器的缸体自身设置有固 定部,固定部通过销轴、螺钉、卡扣、铆接或焊接固定设置在连接臂的内腔 (2.6)中;
所述活动座(1)中部设置有凹腔,两侧设置有连接翼;活塞杆(4.2) 前端设置有碰触头(4.3),与凹腔内底面或连接翼表面碰触;
所述活动座(1)的凹腔和连接翼与碰触头(4.3)接触的表面均为平面, 碰触头前端面为弧形面、曲面或斜面;
所述固定套(3)由左侧件(3.1)和右侧件(3.2)连接成型,前后两端 分别设置有前固定部(3.5)和后固定部(3.4),中部对应阻尼器(4)的缸体 (4.1)设置有型腔(3.3),前端还至少对应阻尼器的活塞杆(4.2)敞开;
或者,固定套包括分别与阻尼器缸体的前后端连接的前端件和后端件; 前端件呈套状,设置有前固定部,对应阻尼器缸体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套,阻 尼器的活塞杆从定位套的前端伸向活动座;后端件设置有后固定部,对应缸 体后端设置有端座;
又或者,固定套为独立成型的构件,呈前端敞开的套筒状,阻尼器从套 筒的敞开处插入;
或所述活动座的凹腔内或连接翼与碰触头(4.3)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弧 形接触面、曲线接触面或倾斜接触面;或者,凹腔内底面或连接翼表面对应 碰触头设置有带弧面(25.1)、曲面或倾斜面的接触部(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前端 还对应碰触头设置有导向滑道,碰触头前后滑动设置在导向滑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滑道内 壁至少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或滑块,碰触头(4.3)对应导向槽或滑块设置有滑 块(4.4)或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2) 通过连接座(2.3)与固定座(13)连接;连接座呈槽钢型,位于阻尼器(4) 与连接臂之间,顶部通过调节凸轮(2.1)和调节螺钉(2.2)与连接臂相接, 底部设置有卡扣,与固定座快速连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 杆(6)、第三连杆(8)和第四连杆(11),其中,第一、第三连杆的一端分 别与连接臂的中部和前端铰接,第一、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第四 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1)铰接,第二连 杆的中部还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
或者,所述连接臂通过连接座与固定座连接;连接座呈槽钢型,位于阻 尼器与连接臂之间,顶部通过调节凸轮和调节螺钉与连接臂相接,底部设置 有卡扣,与固定座快速连接;连杆组件包括外摇臂和内摇臂,两摇臂的一端 分别与连接臂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通过 第二调节凸轮与固定座相接,阻尼器设置在连接臂与固定座之间;连杆组件 包括支承臂,支承臂一端通过第二调节螺钉与连接臂相接,另一端与活动座 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志勇,未经伍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3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反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内置式C型智能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