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微球免疫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9410.6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理;蒙凯;蔡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5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25011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免疫 检测 sub 球蛋白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定血清成份的试剂盒,特别是测定血清中的β2-微球 蛋白(β2-MG)的试剂盒,可广泛应用在医学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β2-微球蛋白(β2-MG)是一种低分子量(11800)的蛋白质,最先在肾小管性肾 炎的病人尿中分离;β2-MG存在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是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分子轻链的组成部分。作为HLA代谢和分解的产物,β2-MG以低浓度的游 离形式出现在血清、尿液和其他体液中。游离β2-MG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 吸收排出和降解。因为β2-MG每天在体内生成率较为恒定,且只被肾脏排泄, 测定血β2-MG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
已知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的方法有免疫扩散法、免疫电泳法、放射 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ELISA法)。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需要特殊的 设备,样本需要预处理,不能进行批量样本分析和不能直接上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检测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β2-微 球蛋白检测试剂的改进,所提供的试剂应具有样本无需稀释、操作简单、准确 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纳米微球免疫比浊法 检测β2-微球蛋白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微球免疫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试剂盒,包括试剂R1、试剂R2以及参考校准品;其中:
a、试剂R1:一种使样本中β2-微球蛋白抗原位点充分暴露,有利于与抗β 2-微球蛋白抗体试剂充分结合的β2-微球蛋白溶液,包括5-200mmol/L缓冲液、 0.1-5mmol/L防腐剂、0.5-5mmol/L的稳定剂、50-200mmol/L电解质、0.1-4mmol/L 表面活性剂,其余为纯化水;
b、试剂R2:一种结合有抗人β2-微球蛋白抗体的纳米微球溶液,包括 5-200mmol/L缓冲液、0.1%-5%重量比的结合有抗人β2-微球蛋白抗体的纳米微 球、适量的防腐剂,纳米微球直径为50-150nm;
c、参考校准品:一种用来与样本比较,进行结果计算的β2-微球蛋白溶液, 包括缓冲液100-200mmol/L,稳定剂166-180mmol/,适量防腐剂以及根据浓度 需要确定的一定量的重组人β2-微球蛋白纯品,其余为纯化水。将重组人β2- 微球蛋白纯品加入上述溶液中,获得所需浓度的β2-MG参考校准品(该β2-微球 蛋白参考校准品为添加重组人β2-微球蛋白纯品的人血清或其它类似血清基质 的液体)。
β2-MG参考校准品的浓度可以是高浓度单点参考校准品,在使用时用生理 盐水稀释成多个不同浓度的参考校准品;也可以直接制备成多个不同浓度的参 考校准品。这里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制得的β2-MG参考校准品能够与样本比 较,能够测定样本中β2-MG的含量即可。
所述β2-微球蛋白试剂R1中还加入反应加速剂,浓度为3-10mmol/L。
所述稳定剂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牛血清白蛋白以及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 种的混合。
所述缓冲液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或CAPSO。
所述防腐剂是广谱杀菌剂。
所述结合有抗人β2-微球蛋白抗体的纳米微球溶液的制备方法是:用缓冲液 在室温下稀释重量比例为1∶1的抗人β2-MG抗体多克隆抗体和纳米微球,将两 者混匀后室温振荡吸附2小时(即常规的物理吸附法),加入含0.1%BSA的缓冲 液封闭1小时,离心去上清,再用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3%,并加入适量防腐 剂。
抗人β2-MG抗体多克隆抗体包括羊抗抗人β2-MG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兔抗抗 人β2-MG抗体多克隆抗体或鼠抗抗人β2-MG抗体多克隆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