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252.6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路;李志伟;黄英华;孙波涛;刘建江;赵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0;F23C10/18;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清洁燃烧技术。通过炉内添加石灰石粉与煤混合燃烧脱除SO2,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和分级燃烧,实现低NOx排放。由于CFB锅炉能够实现燃料的清洁燃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虽然CFB锅炉技术作为成熟的清洁燃烧方式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高出设计许多的煤炭含硫量和简单脱硫设备等问题导致的脱硫效率低下,造成企业难以实现二氧化硫的达标排放,或因为排放问题而必须负担高额成本。现有技术的锅炉脱硫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SO2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SO2排放不达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装置,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储气罐和石灰石粉输送装置;所述石灰石粉输送装置,包括石灰石粉罐,石灰石粉罐的下面依次设有彼此通过管道连接的上、下缓冲仓、旋转给料机和混合器;所述储气罐通过进气阀与混合器连通,混合器通过石灰石粉输送管路与锅炉的返料斜腿连通,返料斜腿与锅炉的炉膛连通。
为了防止石灰石粉反冲,所述上、下缓冲仓上分别设有锁风闸阀,输送石灰石粉罐内的石灰石粉时,先关闭下缓冲仓的锁风闸阀,待上缓冲仓进满石灰石粉后,关闭上缓冲仓的锁风闸阀,打开下缓冲仓的锁风闸阀使石灰粉落入下缓冲仓经旋转给料机进入混合器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石灰石粉输送管路,经入返料斜腿进入炉膛。
为了防止发生石灰石粉输送管路堵管,所述储气罐设有与石灰石粉输送管路连通的排堵支管,在堵管状况下排堵压缩空气。
为了便于掌握石灰石粉罐、上、下缓冲仓内的石灰石粉的储量,所述石灰石粉罐上设有高低料位计和连续料位计,所述上、下缓冲仓上分别设置高料位计和低料位计,控制上、下缓冲仓进料阀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进气阀上设有压缩空气压力信号计。
所述旋转给料机与变频电机连接,CFB锅炉脱硫由DCS远程操作,自动控制。
本发明CFB锅炉脱硫装置运行稳定正常,烟气中SO2的排放浓度能够稳定达标。在入炉煤收到基含硫量最高达5%以上的极端条件下,炉内脱硫仍然能够保证烟气中SO2的排放浓度低于国家环保排放限值。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SO2排放不达标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1、储气罐2、石灰石粉罐3、上、下缓冲仓4、锅炉的返料斜腿5、循环流化床锅炉6、下缓冲仓7、旋转给料机8、混合器9、石灰石粉输送管路10、排堵支管11、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本发明它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5、储气罐1和石灰石粉输送装置;石灰石粉输送装置,包括石灰石粉罐2,石灰石粉罐2的下面依次设有彼此通过管道连接的上、下缓冲仓3、6、旋转给料机7、和混合器8;储气罐1通过进气阀11与混合器8连通,混合器8通过石灰石粉输送管路9与锅炉的返料斜腿4连通,返料斜腿4与锅炉5的炉膛连通;上、下缓冲仓3、6上分别设有锁风闸阀;储气罐1设有与石灰石粉输送管路9连通的排堵支管10;石灰石粉罐2上设有高低料位计和连续料位计,上、下缓冲仓3、6上分别设置高料位计和低料位计;进气阀11上设有压缩空气压力信号计;旋转给料机7与变频电机连接;循环流化床锅炉5脱硫由DCS远程操作,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