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静电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282.7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路;黄英华;孙波涛;刘建江;赵德鑫;汪会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F23J15/02;B0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脱硫 静电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静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清洁燃烧技术。通过炉内添加石灰石粉与煤混合燃烧脱除SO2,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和分级燃烧,实现低NOx排放。现有技术的锅炉脱硫除尘技术是将石灰石粉直接喷入炉膛与燃烧的火焰接触进行脱硫,烟气经烟囱进入旋风分离器除尘后排往高空,由于石灰石粉没有和烟气充分混合、没有完全燃烧的烟尘颗粒经旋风分离器收集作为废弃物废弃,而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没有完全燃烧的CO排往空中不但浪费能源还污染了环境,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静电除尘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静电除尘装置,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的,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烟囱、旋风分离器和石灰石粉输送装置;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下部设有风室,风室上设有进风管连接口,循环流化床锅炉顶部的出烟管与旋风分离器连接,其要点是旋风分离器的下面设有与锅炉炉膛连通的返料斜腿,返料斜腿上设有与石灰石粉输送装置连通的喷粉口,旋风分离器的上面设有与静电除尘器连通的出气管,静电除尘器与所述烟囱连通。
本发明CFB锅炉脱硫硫静电除尘装置运行稳定正常,烟气中SO2的排放浓度能够稳定达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硫效率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发明它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1、烟囱7、旋风分离器4和石灰石粉输送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1的下部设有风室2,风室2上设有进风管连接口10,循环流化床锅炉顶部的出烟管3与旋风分离器4连接,旋风分离器4的下面设有与锅炉炉膛连通的返料斜腿8,返料斜腿8上设有与石灰石粉输送装置连通的喷粉口9,旋风分离器4的上面设有与静电除尘器6连通的出气管5,静电除尘器6与所述烟囱7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CFB锅炉内燃烧的烟气经顶部的出烟管3进入旋风分离器4进行烟尘和烟气分离,没有完全燃烧的烟尘和比重大的CO经返料斜腿8与从喷粉口9喷进的石灰石粉充分混合返回炉膛重新燃烧,燃烧完全的烟气再经旋风分离器4上面的出气管5进入静电除尘器6进一步除尘,达标环保的气体经烟囱7排出。石灰石粉由石灰石粉输送装置输送到喷粉口9喷入返料斜腿8与烟尘混合后进入炉膛燃烧
本发明石灰石粉脱除SO2的原理为:石灰石粉在850℃条件下发生煅烧反应生成氧化钙,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氧化钙、SO2和氧气化合生成硫酸钙。由于CO2溢出,固体颗粒氧化钙的孔隙率剧增,为SO2向颗粒内部扩散创造条件,增加了石灰石脱除SO2的利用率。化学反应见下式:
CaCO3→CaO+CO2 (煅烧反应)
CaO+SO2+1/2O2→CaSO4(化合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异识别黄曲霉毒素的纳米抗体
- 下一篇: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单域重链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