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906.5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段日强;朱宏晔;薄涵亮;杨明德;杨巾农;吴宗鑫;张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加热器 | ||
1.一种气体电加热器,该气体电加热器包括:
承压壳体(1);
进口空腔(7),置于所述承压壳体(1)内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壳体(1)上的进口管嘴(9)相连;
出口空腔(2),置于所述承压壳体(1)内的另一端,与所述承压壳体(1)上的出口管嘴(3)相连;
发热体(4),连接于所述进口空腔(7)与所述出口空腔(2)之间,用于加热从所述进口管嘴(9)进入所述进口空腔(7)并穿过发热体(4)的气体;
引电区(12),位于所述承压壳体(1)内进口空腔(7)一侧;
电气贯穿件(11),从所述引电区(12)引出,一端与所述发热体(4)相连,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电加热器还包括:
保温结构(5),设置于所述发热体(4)与所述承压壳体(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加热器还包括:
保温隔层(10),其位置位于所述进口空腔(7)与所述引电区(1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4)由多个相同的模块式组件(6)和对应的发热体引电电极(8)组装而成,所述多个模块式组件(6)在气路上并联连接,电气连接采用任意拓扑连接方式,所述模块式组件(6)包括:管状加热元件(13),若干所述管状加热元件(13)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套筒(15)内,并穿过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套筒(15)内的绝缘件(14),两端与电极(16)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引电电极(8)与所述电气贯穿件(11)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模块式组件(6)的功率范围为1.0KW-100KW。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管状加热元件(13)为直管形或螺旋管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加热元件(13)为镉镍合金、铁镉镍、或铁铬铝合金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5)包括:填充于压力壳(19)内壁与热袖(20)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保温材料(18),所述保温材料(18)通过焊接于所述压力壳(19)内壁的锥形筒(17)支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18)采用耐火陶瓷纤维,其充填密度范围为160kg/m3-40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9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