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活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1980.9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刘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多相触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47 | 分类号: | C07C69/747;C07C67/03;A01N53/0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活性 除虫菊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尤其是包含一对顺反右旋光学活性异构体的拟除 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可以用于防治蚊虫,并且具有高效的杀虫活性,这已经广为人知。 由EP-31199A公开的说明书已知,一些卤代链烯基环丙烷羧酸的氟取代的苄基酯是有杀虫活 性,并且在这些化合物中,其中在环丙烷环的1-位和3-位上的取代基是顺式构型的异构体比 那些在环丙烷环的1-位和3-位上的取代基是反式构型的异构体活性更高。美国专利 US4370346介绍了符合通式A、B化合物中R1和R2同时为氯时的消旋化合物可作为一类杀 虫控制剂,而中国专利CN1669429和CN1669419中也述及了该消旋化合物可制备杀虫剂。 CN200810132612介绍了符合通式H1(B)同时为氯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然 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制备包含顺式右旋异构体和反式右旋异构体的顺反右旋新拟除 虫菊酯化合物时,该新化合物比任何单一光学异构体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更高,这也说明顺、 反右旋异构体可以起到互相增效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高效活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拟除虫菊酯通 常会有2-5个光学异构体,各异构体间生物活性差异很大。大部分研究都在各个化合物中筛 选出来某一个单一光学活性异构体,认为其中之一是最高效的一个,这样通过拆分或其他方 法获得一个单一光学活性异构体,剩下的大部分异构体被废弃。这不仅造成生产成本上升, 而且严重忽略了当一种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同时包含一定比例顺式右旋异构体和反式 右旋异构体时,其杀虫活性远高于任何一种单一光学异构体杀虫活性效果。这种新的顺反右 旋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若得到应用,可既能减少合成过程中另一半异构体的废物,同 时由于药效提高,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施用量,从而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提高安全 性,减少残留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光学活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包含反式右旋 和顺式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能起到互相增效作用,从而使该化合物的杀虫活 性高于任何一个单一反式右旋异构体或顺式右旋异构体的杀虫活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化 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有更高杀虫效果的新型光学 活性的顺反右旋拟除虫菊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如式A所示,其同时包含式B和式C所示的 两种顺反右旋光学异构体;其中,式B所示为反式右旋单一光学异构体,式C所示为顺式右 旋单一光学异构体;且反式右旋异构体和顺式右旋异构体的摩尔比为0.1∶1~10∶1,优选为 0.2∶1~4∶1;
上述各式中,R1和R2可以是卤素、卤代烃、脂肪烃、脂肪醚、烷氧基或氢原子;X为 1-3个碳原子的脂肪烃、脂肪醚、烷氧基、炔烃或腈基。
本发明一组优选的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中,R1和R2相同,可取卤素、CF3、脂肪烃、 脂肪醚或烷氧基;X为1-3个碳原子的脂肪烃、脂肪烃醚、含氟脂肪烃醚、-CN或-C≡C。
本发明另一组优选的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中,R1与R2不同,均可取卤素、CF3、脂肪 烃、脂肪烃醚或烷氧基;X为烷氧基、1-3个碳原子的脂肪烃、脂肪烃醚、含氟脂肪烃醚、-CN 或-C≡C。
本发明再一组优选的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中,R1为卤素、CF3、脂肪烃、烷氧基、脂 肪烃醚或H;R2为H原子;X为烷氧基、1-3个碳原子的脂肪烃、脂肪烃醚、含氟脂肪烃醚、 -CN或-C≡C。
所述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以下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多相触媒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多相触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测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的装置
- 下一篇:鱼用浸泡疫苗免疫佐剂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