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葛根素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3564.2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平;宋纯清;茅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康制药厂;上海师大科技开发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1418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葛根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为葛根素(Puerarin)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淀粉酶抑制剂和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葛根是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经常出现的中药。
葛根素(Puerarin)是中药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其结构如式(I)所示,药理作用广泛,目前明确的疗效有: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脑缺氧保护,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血管,保肝等。
式(1)
此外葛根素还能提高急性衰老大鼠的血清SOD、GSD-Px活性,降低MDA以及脑组织中LDF水平,具抗衰老作用;对尿酸转运因子URAT1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痛风。
葛根素性质稳定,安全性好,来源易得,因此开发葛根素新的医药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葛根素应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将葛根素应用于制备α-淀粉酶抑制剂。
本发明还将葛根素应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经过体外试验证实,中药材葛根的提取物葛根素对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抑制作用。以阿卡波糖为对照,葛根素对上述酶的抑制效果是阿卡波糖的1~3倍,具有良好的作用。
降低餐后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控制的方法是限制多糖在消化道内的分解和吸收,为此要降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阻滞双糖水解成单糖,延缓糖的吸收,使血糖平稳。目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被推荐为降低餐后血糖的一线药物。
将葛根素应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成分的药物组合。
所述的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软胶囊、滴丸、口服液、注射剂等。
所述的药物中,葛根素的含量为5%~100%。
经体外实验证明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开发成降低餐后血糖,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葛根素性质稳定,安全性好;在植物中含量高,提取工艺简单,来源易得,既经济又安全,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试剂:阿卡波糖对照品购自上海史瑞可生物有限公司;葛根素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葛根素样品参照文献(杨云,冯卫生主编.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33)方法提取制备所得。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Type I:From Bakers Yeast)、α-淀粉酶(α-Amylase,Type VI-B:From Porcine pancreas,PPA)、4-硝基苯酚-α-D-吡喃葡萄糖苷(4-Nitropheny-α-D-glucopyranoside,PNPG)和淀粉天青(Starch Azure:Potato starch covalently linked with RemazolBriliant Blue R)均购自Sigma;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仪器:HWS2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PHS-25酸度计,Anke TGL-16C离心机,上海申生科技产;上海棱光S54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施例1
参照文献(中药材,2005,28(1):38)方法,以4-硝基苯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反应体系为:2mL 0.1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加入待测样品100μl(DMSO溶解,剂量见表1),还原谷胱甘肽50μl(1mg·mL-1),α-葡萄糖苷酶100μl(0.57U·m L-1),摇匀后37℃温浴10分钟;然后加入37℃温浴好的底物PNPG 0.2ml(20mmol·L-1)37℃水浴反应15min后,加入0.1mol·L-1Na2CO3溶液10mL终止反应,混匀后在波长400nm处测定吸光度。
阳性对照物为阿卡波糖。结果如表1所示。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空白:不加样品反应后的吸收值
A样品:加入样品反应后的吸收值
A背景:只加样品的吸收值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康制药厂;上海师大科技开发总公司,未经上海新康制药厂;上海师大科技开发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