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4134.2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器件电性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通信设备的线缆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通信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成本压力相当巨大,除了器件的成本,还包括许多设备的维护成本,而大多数通信设备都要安装在高山等环境很恶劣的地方,一旦维护起来人工成本很高。为了降低这一维护成本,通信设备制造商就要求连接器组件不但具有信号传递的本质功能,还需要具备快锁插拔的要求,而连接器的结构设计要能够兼容通信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容差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连接器组件将快速锁紧、兼容容差、密封防水和防雷击等多功能居于一身。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设备上的电缆组件大多是采用螺钉方式锁紧,效率低且操作不便,尤其不适合户外操作。随着电连接器组件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连接器制造商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来研制多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的小型化、高密度、高可靠、快锁密封等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具备低成本、高可靠、快锁密封防水等多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是通用电连接器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线缆连接件,它采用快速锁紧结构,操作简易且可靠性高,尤其适合移动通信户外设备的电缆组件快锁插拔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件,包括转接器和线缆连接器,其特点是转接器为设有卡锁片的线缆插座,其两侧设有销轴;卡锁片为两侧设有卡钩的端盖;线缆连接器为两端顶部设有卡肩的线缆插头;卡锁片由销轴与转接器活动连接,卡钩与卡肩卡接,快速锁紧转接器与线缆连接器的连接。
所述卡钩为“V”形的锁片。
为设有斜面的凸台,凸台与“V”形卡钩相啮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小型化、高密度、高可靠和快锁插拔的特点,尤其适合移动通信户外设备的电缆组件使用,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有效地解决了兼容通信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容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缆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阅附图1,本发明包括;转接器2和线缆连接器3,转接器2为设有卡锁片4的线缆插座,其两侧设有销轴7;卡锁片4为两侧设有卡钩5的端盖;卡钩5为“V”形的锁片;线缆连接器3为两端顶部设有卡肩6;卡肩6为与“V”形卡钩5相啮合的凸台;卡锁片4由销轴7与转接器2活动连接,卡钩5的锁片与卡肩6的凸台卡接,快速锁紧转接器2与线缆连接器3的连接。
参阅附图2,转接器2为设有卡锁片4的线缆插座,其两侧设有销轴7,卡锁片4为两侧设有卡钩5的端盖,卡钩5为“V”形的锁片,卡锁片4由销轴7与转接器2活动连接。
参阅附图3,线缆连接器3为两端顶部设有卡肩6的插头,其一端连接线缆1。卡肩6为设有斜面8的凸台,卡肩6的凸台与“V”形卡钩5相啮合,以实现转接器2与线缆连接器3的快速锁紧。
参阅附图4~附图5,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将线缆连接器3插入转接器2,当插接到位时板动卡锁片4,使卡锁片4扣接在线缆连接器3上,卡钩5的“V”形锁片与线缆连接器3两侧顶部的卡肩6凸台卡接,两卡钩5的“V”形锁片与两卡肩6凸台的斜面8配合,以实现转接器2与线缆连接器3的快速锁紧。当线缆连接器3与转接器2被卡锁片4锁紧时,卡肩6凸台的斜面8受到锁紧力的作用,斜面8上的锁紧力可提供线缆连接器3与转接器2配合需要的轴向锁紧力,此轴向锁紧力将线缆连接器3与转接器2实现快速、可靠的连接并锁紧。
解锁时,只需板开扣接在线缆连接器3上的卡锁片4,使两卡钩5的“V”形锁片与线缆连接器3两侧卡肩6的凸台脱离,就能使线缆连接器3从转接器2上快速拔出。线缆连接器3上的卡肩6的凸台为圆弧过渡结构,调整凸台的斜面8可以有效减小连接器组件互配时的锁紧力,增大解锁力,提高了整个连接器组件系统的端接可靠性。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电缆自动剥线工具
- 下一篇:含碱金属和钯的银基滑动电接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