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和便携式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4409.2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荻田猛史;高岛宏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周少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便携式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和便携式终端,其适于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字符和其它信息,同时示出显示器后面的情景。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具有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设备,其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同时示出显示器后面的情景。作为采用不同材料的显示设备的开发竞争的结果,具有透明显示器内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的显示设备正投入实际实用。聚合物分散液晶适于透明显示器,因为其在将电压施加到聚合物分散液晶时透射入射光,而在没有施加电压时散射光。
图5示意性示出使用中的透明显示器100。
透明显示器100布置在显示设备(未示出)中,并且在显示区域的矩形框102中显示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以及显示器后面的情景。为了穿过透明显示器100显示透明显示器100后面的情景101,将电压施加到聚合物分散液晶112(见图6)以将液晶112变为透射模式,其中情景101显示在透射模式显示区域104中。当没有电压施加到聚合物分散液晶时,液晶112变为散射模式,其中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显示在散射模式显示区域103中。
图6A和6B是透明显示器100的剖视图,图示示例性层配置和随着模式变化的光束。
透明显示器100包括第一玻璃板111、聚合物分散液晶112和第二玻璃板113,以此顺序层压。第一电极110a和第二电极110b分别提供在第一玻璃板111和第二玻璃板113上,并且通过各自的电导体连接到电源114。用于接通或关断电压的开关115提供在第一电极110a的导体和电源114之间。当开关115接通时,电压施加到聚合物分散液晶112,从而对齐液晶分子。这允许从外部入射的光束116通过透明显示器100。此时,观看透明显示器100的第二玻璃板113的用户可以看到第一玻璃板111后面的情景。
图6B示出以散射模式散射的光束的示例。
当开关115关断时,没有电压施加到聚合物分散液晶112,从而液晶分子分散。从外部入射的光束116以散射到周围的光束117的形式,被聚合物分散液晶112散射。第二玻璃板113看起来对观看透明显示器100的第二玻璃板113的用户不透明。
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开No.6-28837公开了一种技术,用于通过放置具有匹配聚合物分散液晶和光导板的折射率的材料,利用均匀亮度照明聚合物分散液晶。
发明内容
在户外或具有亮光的任何其它地方,大量光进入显示器并容易散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显示器上的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在其中入射光量有限并且难以在显示器内散射的暗环境中,用户感觉难以识别显示器上的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
为了使得显示的信息即使在暗环境中也容易可见,使用发光设备来照明聚合物分散液晶。典型地在显示主体中提供背光或前光。因为背光自身不透明,所以难以通过简单地在显示器的后侧提供背光来形成透明显示器。应当光学设计的前光可能增加制造成本。
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开No.6-28837还公开一种技术,用于通过采用没有光学设计的平的丙烯酸板使得显示器上的信息容易可见。然而,该技术不适于透明显示器,因为不透明的黑板放置在显示器上。此外,该设备产生低的光效率,因为从发光部分入射的光通过与光进入表面相对的光导板的表面泄漏。
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能够穿过显示器示出显示器后面的情景,同时即使在暗环境中也以容易识别的方式将显示器上的图形、字符和其它信息显示给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光透射玻璃板,具有在其上形成的用于连接到电源的第一电极;第二光透射玻璃板,具有在其上形成的用于连接到电源的第二电极;密封在第一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的光散射元件,用于在通过第一和第二电极从电源提供的电压接通时透射光,并且在电压关断时散射光;光透射透明元件,层压在第二玻璃板上并且具有预定折射率;光导板,用于朝向用户观看侧表面发射光,所述光导板层压在透明元件上并且具有低于所述透明元件的折射率;发光部分,提供在光导板的横侧;以及显示控制部分,用于接通或关断施加到第一和第二电极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布装置
- 下一篇:光学器件、光学扫描仪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