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4784.7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荣;王志乾;赵雁;刘畅;沈铖武;耿天文;刘绍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定 光轴 ccd 成像 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 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测量方法是现阶段应用最多的精密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航天、航 海、卫星测绘等国防建设以及工业制造和日常生活中。随着光电测量方法的 广泛应用,要求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测量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在许多测 量中需要标定出光轴上的点在CCD上的成像位置,以便在测量中作为测量 零位。在以前的设备中标定CCD的零位一般是用大口径平行光管来标定。 利用平行光管中星点的成像以及正倒镜来确定零位。这种方法只能对不少于 两轴的光电测量系统即能打倒镜的系统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这种方 法是通过正倒镜两次测量来消除误差确定零位,这就在理论上要求光学系统 的正镜测量的条件和倒镜测量的条件完全相同,稍有不同就会带来误差,所 以这种测量方法对操作的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的方法,其 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标定精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把光学测量系统放在带有导轨的平台上,并对平台调平;
2)调平光学测量系统,调平目标架并且固定目标架;
3)分别给目标架和光学测量系统上电,设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的成像 位置为W;
4)把光学测量系统移动到平台的位置一,控制光学测量系统对目标架进行 测量,得到的测量Z值为Z1,其中,Z为光学测量系统光轴与目标架上两目标 点连线中点的高度差;
5)把光学测量系统移动到平台的位置二,控制光学测量系统对目标架进行 测量,得到的测量Z值为Z2;
6)比较Z1和Z2,如果Z1和Z2不相等,则重新设定W的位置,然后重复 步骤4)、5)、6),直到Z1和Z2相等为止,则这时W的位置为光轴上的点在CCD 上成像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方法的标定精度高,如果只需要较低的标定精度时,还可以简化标定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例所需的实验器材有:大理石平台、光学测量系统、目标 架,其中光学测量系统中光学系统的焦距f=30mm,目标架中两目标的中心距为 1000mm,两目标点为A、B,在CCD上成的像为a、b,线段AB的长度为L, 由已知得L=1000mm,线段a、b的长度为l,l的距离可以通过a和b的值计算 得到,视为已知量,光节点O到目标架中心点的距离为R。光学成像原理图如 图2所示,当光学测量系统在平台上的位置一时,由公式(1) 得光轴上的物点M与其在CCD上的成像位置ml之间的关系为公式(2)中物点M的位置未知,ml的位置为设定值;当光学测量系统在平台 上的位置二时,同位置一光轴上的物点M与其在CCD上的成像位置m2之间的 关系为由于平台是平行于大地的,所以公式(2)和公式(3) 中的物点M为同一点,ml和m2也为同一个点。因此,光学测量系统在位置一 对目标A、B的测量值Z1与在位置二对目标A、B的测量值Z2相同。所以,如 果Z1=Z2,则设定的W位置即为光轴上点在CCD上的成像位置。
本发明标定光轴上的点在CCD上成像位置的方法根据光学成像理论,利 用平台、测量系统和目标架对单轴光电测量系统中CCD零位进行标定,根据工 程实际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通过实验和工程检验, 该发明使用方便,标定精度高,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酸酯催化脱水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测试用例聚类取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