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M-I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579.4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兰;江跃林;朱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臻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14;C12N1/16;C12N1/20;C02F3/28;C02F3/34;C02F11/04;C12R1/01;C12R1/225;C12R1/72;C12R1/66;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 污泥 微生物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污泥减量的环保型复合微生物制剂。
技术背景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A/O、A2/O、氧化沟等常规生物处理工艺技术,还有较好除磷脱氮效果的SBR、CASS-SBR、ICEAS、DAT-IAT、UNITANK、Phostrip、三沟式氧化沟等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要处理到达标排放,甚至是中水回用,就目前的技术,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各种工艺的差别只在于投资、占地、运行费用等经济上的指标。
目前污水处理过程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泥,如果污泥不处理,则相当于没有进行污水处理。所以,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因此,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大大降低,可以降低污泥处理的负荷和成本,就目前而言,是非常急需的一种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常规生物技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目前较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所存在的污泥问题,利用高科技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PM-I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新技术,进行污泥减量便是本发明的目的所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是以下生产过程实现的:
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发酵法,包括选择非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至各自的生长培养基中,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2-38℃,培养时间2-5天,然后混合成为种子液,将种子液加入产品培养基中进行静止厌氧培养。种子液与产品培养基的比例为3-20%,培养温度为25-40℃,培养时间为15-30天。培养过程中,前7天,每天要适当搅拌、放气。并检测pH变化情况,若pH在2.5-5.0之间,产品发酵完成,即可分装入库,进行室温、密闭保存。
其中,生产方法中所选择的非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的组合如下:
(1)、光合菌群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sp)
(2)、乳酸菌群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
(3)、丙酸杆菌群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 sp)
(4)、酵母菌群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
(5)、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
(6)、放线菌群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
另其中,生产方法中在选择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分别接种至各自的生长培养基中,其培养基的组份及配比如下:
(1)、光合菌群
(2)、乳酸菌群
(3)、丙酸杆菌群
(4)、酵母菌群
(5)、真菌
(6)、放线菌群
另其中,生产方法中所选择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后,再接种至产品发酵培养基,其培养基的组份及配比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PM-I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可以用作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污泥减量。可将该制剂直接投加到生化反应池或污泥浓缩池或二沉池,投加量为0.001-0.02%,其污泥减量率可以达到4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臻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臻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胶模量测试试样制作模具
- 下一篇:城轨列车在途运行走行部智能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