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标器及其光电控制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685.2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段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照洋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H03K17/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器 及其 光电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辅助输入设备领域,尤指一种鼠标器及其光电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鼠标器上的左键、右键、中键等各类控制开关均为机械式控制开关,例如:微动开关或薄膜开关,这种机械式控制开关均为接触式导通,而在其未导通至导通之间必定具有行程的时间差,根本无法及时迅速反应;并且其用于导通的接触部位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疲劳变形或磨损,其灵敏度会逐渐变差,由此即会有使用寿命的限制,一般地,这种机械式开关的有效寿命只能点击数十或最多数百万次,往往是鼠标器所有部件当中使用寿命最短的,由此也大大缩短了鼠标器的使用寿命,相应也就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以有效提升控制开关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鼠标器,其具有比采用传统机械式控制开关的鼠标器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包括设于壳体内并可在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来回活动的控制杆、设于控制杆的一端延长线上并与鼠标器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光耦传感器及用于使控制杆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控制杆包括靠近光耦传感器并设有反光层的第一端和远离光耦传感器以供驱动控制杆靠近光耦传感器的第二端,壳体上对应设有供第二端露出的穿孔;所述光耦传感器包括发光器及收光器,当所述控制杆位于导通位置,发光器发出的光线经反光层反射后由收光器接收,而当控制杆位于断开位置,收光器则无法接收到由发光器发出的并经反光层反射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直接设在控制杆的第一端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一端相对于控制杆固定,另一端相对于壳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控制杆第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而对应于控制杆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控制杆中部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限定控制杆活动行程的挡止部,弹性件套设于控制杆上,其两端分别抵于挡止部和第一限位块上。
进一步地,控制杆的第一端上套戴有反光帽,所述反光帽包括帽顶、帽沿及连接于帽顶与帽沿之间的帽体,反光层设于帽顶外表面上,在光耦传感器与帽沿之间设有与壳体相对固定的第一限位块,弹性件套在帽体上且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限位块和帽沿上,所述壳体上对应于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控制杆中部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限定控制杆活动行程的挡止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或弹性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鼠标器外壳或者独立设置于鼠标器外壳内用于容置控制杆、光耦传感器及弹性件的壳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鼠标器,其包括鼠标器外壳以及用于进行鼠标控制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鼠标器外壳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的内端与控制杆第二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鼠标器外壳为笔形外壳,在鼠标器外壳底端插设有一笔尖,所述笔尖包括一体成型的杆体及位于杆体底端的尖锥体,所述杆体经由设在鼠标器外壳底端的插孔插入鼠标器外壳内并连接于控制杆第二端上,而所述尖锥体露在鼠标器外壳外部,尖锥体靠近杆体底端处的外径或宽度大于插孔的孔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光耦传感器与设有反光层的控制杆配合构成光电控制开关,由反光层对光耦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当所述控制杆位于导通位置,光耦传感器发光器发出的光线经反光层反射后由收光器接收,而当控制杆位于断开位置,光耦传感器收光器则无法接收到由发光器发出的并经反光帽反射的光线,从而即可实现对光耦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的通、断控制,由此有效延长了控制开关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光耦传感器对控制操作反应及时灵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鼠标器采用笔形外壳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鼠标器采用传统型鼠标器外壳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鼠标器光电控制开关,其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传统的诸如左键、右键和中键等鼠标操作控制及/或手写输入时的书写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照洋,未经段照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