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848.7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潜力;王昱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2 | 分类号: | H04R5/02;H04R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音机。
背景技术
近来,能够给于家庭用户置身现场感的,具有影院所能展现的影音功效的家庭影院系统开始受到大众喜爱。所述家庭影院系统通常的设计是环绕听者位置设置多个音箱。所述多个音箱构成一多声道音频环绕系统。然而,该种音频环绕系统对房间的面积和形状有着较高的要求,不是任何人的房间都可以布置完整的多声道音频环绕系统。另一方面,该种多声道音频环绕系统繁复的布线要求也让很多追求家具环境简洁美观的人叫苦不迭。因此,该种家庭影院系统的上述缺点限制了其被广大家庭用户采用。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使用面板式扬声器阵列装置的投音机,其通过将多个扬声器以二维方式设置在一个面板表面而实现。所述投音机通过对扬声器发出的声波进行延迟控制,使扬声器所发出的声波集中在空间中的一个单点上,这样就形成了声束。所形成的声束沿着规定方向被墙面反射,以便形成环绕听者的虚拟声源,从而实现使用设置在所述听者前方的扬声器阵列形成多通道音频环绕系统。
然而,上述投音机中的扬声器的发声原理为电-力-声之转换原理。由于该种扬声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使得应用该种扬声器的投音机的结构受限,不利于投音机向小型化与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薄化的投音机。
一种投音机,其包括机壳;一面板,该面板设置于机壳的内部;多个发声单元,该多个发声单元以阵列形式设置于机壳的表面,所述发声单元包括一发声元件、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且与发声元件电连接;以及一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提供具有预定时间差的信号给于多个发声单元;其中,该发声元件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热能,从而加热周围气体介质发出声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投音机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投音机所使用的发声单元中的发声元件仅由碳纳米管膜状结构组成,无需磁铁等其它复杂结构,故该发声单元的结构较为简单,从而使得投音机的结构较为简单;第二,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投音机所使用的发声单元仅由碳纳米管膜状结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构成,因此,该发声元件的整体厚度较薄、质量较轻,故可使所述投音机轻薄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投音机的内部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投音机的内部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绝缘面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绝缘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投音机中的发声单元中的碳纳米管拉膜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投音机中的发声单元中的碳纳米管拉膜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投音机 1
机壳 2
绝缘面板 3
卡槽 4
信号处理装置 5
信号源装置 6
第一导线 7
发声单元 10
发声元件 14
通孔单元 30
第一通孔 32
第二通孔 34
第一电极 142
碳纳米管片段 143
第二电极 144
碳纳米管 145
第二导线 14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举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棉花角斑病的植物药剂
- 下一篇:电动汽车增程器用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