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208.8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沈之芹;李应成;翟晓东;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09/10 | 分类号: | C07C309/10;C07C303/32;C09K8/5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酰基二胺二 乙酸 二聚氧 乙烯 醚双磺酸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而表面活性剂驱被认为是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适用范围广、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化学剂。表面活性剂无论是作为主剂还是作为助剂驱油,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使用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膜被圈闭在油藏岩石的孔隙中,作用于油珠上的两个主要力是粘滞力和毛细管力,如果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体系,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使储油层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从20~30mN/m降至较低或超低值(10-3~10-4mN/m),便能减少使剩余油移动时油珠变形所带来的阻力,从而大幅提高驱油效率。表面活性剂驱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决定于表面活性剂在油层中的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
即Er=Eυ·Ed
式中:Er表示采收率,%;Eυ表示波及效率,%;Ed表示驱油效率,%。
因此,提高Er必须从提高Ev和Ed入手。活性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碱)由于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等作用,能够提高Ed(驱油效率)。这一效应可由综合效应参数毛管数(N)来描述:
Ed∝N
N=驱动力/粘滞力∝μ·υ/Yow
式中:μ表示注入相粘度;υ表示注入相液流速度;Yow表示油水间界面张力。
实践已证明,要有效地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必须将毛管数提高3~4个数量级。由于油层注入量和压力有限,因此单靠提高μ和υ是不够的,但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Yow降低3个或更高的数量级,从而大大提高毛管数并使E d(驱油效率)显著提高,这也是活性剂主要的驱油机理。而要提高波及效率,主要办法是减小驱替液的流度,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入聚 合物增加驱替液粘度来实现。在三采作业中,运用ASP三元复合驱驱油体系,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油水间的超低界面张力使驱油效(Ed)率增加,通过注入聚合物以增加注入液粘度提高波及效率(Ev),注入碱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充分利用ASP有益的协同组合效应,提高原油采收率(Er)。
国外三次采油用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化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石油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二是烷基苯磺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这两类表面活性剂原料都取自原油,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因而也是国外三次采油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剂。由于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它与二价阳离子(地层水中的Ca2+、Mg2+等)会发生沉淀,当Ca2+、Mg2+超过300μg/g时便失去驱油效果。为此,国外还在继续开发研究适合高含盐、高Ca2+、Mg2+离子地层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多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牺牲剂的研究,并且注重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
石油磺酸盐是真正大量用作驱油剂的表面活性剂,这是由于石油磺酸盐具有以下优点:①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②来源于原油,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强。但石油磺酸盐耐盐性差,吸附损耗较大,且由于原料组成复杂,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差异大等原因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应用。因此对于高温高盐油藏石油磺酸盐不适用。
阴-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近年来一直是三次采油(EOR)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非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设计在同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使其兼具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优点,优势互补、性能优良,因此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针对无碱存在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由于没有碱的存在不但避免了油层的堵塞、结垢和腐蚀等问题,而且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而双子表面活性剂是由两个亲水基团、两个疏水基团和一个连接基键合而成的特殊结构化合物,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强、能耐较高矿化度以及独特的流变性和粘弹性-增粘作用等特征,是一类极富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用表面活性剂,为油田的三次采油开辟新的途径。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专利申请中,德格鲁特(De Groot)就曾提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次采油用的驱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次采油用的驱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