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及炼焦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521.1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列;张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列;张欣欣 |
主分类号: | C10B3/02 | 分类号: | C10B3/02;C10B57/10;C10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114002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炼焦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炼焦领域,特别涉及焦炉结构和炼焦工艺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炼焦工业的主要产品-焦炭、煤气和煤焦油等化学产品是冶金、机械、 化工、城市煤气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中国是当今世界焦炭生产、消费和 出口第一的大国。炼焦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一 大产业。
炼焦炉从初期的蜂巢炉到今天的大型现代化焦炉,已经历了200多年 的历史。传统蓄热室焦炉由三室两区组成,即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 斜道区、炉顶区和基础部分。焦炉炉体最上部是炉顶,炉顶之下为相间配 置的燃烧室和炭化室,炉体下部有蓄热室和连接蓄热室和燃烧室的斜道区, 每个蓄热室下部的小烟道通过交换开闭器与烟道连接。烟道设在焦炉基础 内或基础两侧,烟道末端通向烟囱。当今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焦炉已经历了 100多年历史。
现有焦炉的炼焦工艺过程:配合煤装入炼焦炉炽热的碳化室内,按规 定时间进行隔绝空气加热。期间,煤料经过了干燥、预热、热解、熔融、 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炼制成焦炭。这时,焦饼中心温度达到950~ 1050℃。焦炭成熟后被推出炉外,煤气和化学产品则以成分复杂的荒煤气 形式由炭化室逸出,经上升管和集气管排出并送往化产回收车间。
目前炼焦工业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已影响到行业的生存,主要表现在:
1)对炼焦煤质量要求过高。现代炼铁对焦炭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为 满足这种要求需要大量优质炼焦煤,而目前世界上优质炼焦煤资源有限且 不可再生;
2)污染严重。炼焦过程产生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燃烧烟气和废水,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而这种有毒的燃烧烟气和废水很难处理。 正因如此,发达国家将焦化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中国;
3)能耗高。尽管现代焦炉热效率在80%以上算比较高的,但热工效 率只有70%多,真正有用热量不超过50%。
4)焦化厂生存压力大。炉体结构复杂,同时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难 以控制的污染物,并必须控制。因此总体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加大了焦炭 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炼焦工业能耗高,污染严重,需要优质炼焦 煤和炉体结构复杂,投资、运行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其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该焦炉包括:
位于焦炉炉体上部的干燥预热室,用于炼焦的煤从上部装入所述干燥 预热室,煤在所述干燥预热室内被干燥预热;
位于焦炉炉体下部的燃烧室和炭化室,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炭 化室,而在干燥预热室被干燥预热后的煤进入炭化室进行干馏以得到焦炭, 并产生荒煤气。
位于干燥预热室之下,燃烧室和炭化室之上的换热室,煤气空气在换 热室与高温烟气换热后被预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焦炉还可包括:焦炉炉体的下部的 焦炉基础,设在焦炉中部两侧的烟道,给煤干燥预热后的烟气经所述烟道 排出。
所述换热室内,从外部输入的煤气和空气与来自燃烧室的高温烟气进 行热交换,被预热后,进入燃烧室燃烧,空气和煤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所述高温烟气将部分热量传给炭化室的煤,然后进入换热室将空气和煤气 预热。
所述燃烧室和炭化室可为相间配置。
所述干燥预热室与炭化室之间可由放煤管道相连。
所述放煤管道可以包括放煤阀。
干燥预热室内可以设换热管道以干燥、预热煤。
干燥预热室内的换热管道可以与换热室管间、燃烧室是相通的,从而 使用所述高温烟气预热煤气/空气后干燥预热所述干燥预热室内的煤。
换热室内可以并行布置煤气/空气管道,所述煤气/空气管道外烟气自 下而上与煤气/空气管道内煤气和空气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焦炉炼焦的炼焦工艺方法,该焦炉包括:
位于焦炉上部的干燥预热室
位于干燥预热室之下的换热室;
位于干燥预热室之下的燃烧室和炭化室;
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用于炼焦的煤从焦炉炉体上部装入所述干燥预热室;
煤在所述干燥预热室内被干燥预热;
在干燥预热室被干燥预热后的煤进入炭化室进行干馏以得到焦炭,并 产生荒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列;张欣欣,未经徐列;张欣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