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八板式铁芯模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664.2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荣腾模具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铁芯模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压制成型机用模架,尤其涉及一种八层模板粉末压制成型模架。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模是将固体金属粉末压制成形的模具。工作时,将金属粉末定量地倒入下模,然后上模压下、闭合、成形,再用顶料装置顶出预制坯,并送入烧结炉内烧结,遂制成粉末冶金零件。
一般粉末冶金件的空隙很大,占总体积的15%左右,成形压力不大。由于模具本身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地,如其加工出的零件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度一般等缺点。
因此,现有技术的粉末冶金模具,存在以上不足之处,如何在保证粉末冶金零件压制质量的前提下,开发出最优的粉末冶金模架是粉末冶金零件生产厂家最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板式铁芯模架,具有压制精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八板式铁芯模架,包括一上模及一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预留有用于成型产品的空间,其中,所述上模主要由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卸料板自上而下组成,以及其中,所述下模由下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下模座依次重迭而置,所述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卸料板、下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设有相互对应的导孔,外导柱穿过各模板的导孔,使各模板相互连接;所述模架还包括第一、第二内导柱,第一内导柱连接上固定板与卸料板,使上固定板和卸料板进一步连接;以及,第二内导柱连接下模板与下固定板,使下模板与下固定板进一步连接。
优先地,所述外导柱的数量为四根。
优先地,所述第一内导柱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第二内导柱的数量为四根。
本发明揭示的八板式铁芯模架,由于在上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以及在下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内导柱,因此在原有外导柱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上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精度,以及下模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精度,相应地,也提高了压制零件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八板式铁芯模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八板式铁芯模架导柱分布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冲压模具,110上模,111上模座,112上垫板,113上固定板,114卸料板,120下模,121下模板121,122下固定板,123下垫板,124下模座,130外导柱,140第一内导柱,150第二内导柱,160铁芯,170连接块,18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八板式铁芯模架,图中所示的铁芯模架主要包括上模110和下模120,上模110由上模座111、上垫板112、上固定板113、卸料板114依次自上而下排列而成;下模120由下模板121、下固定板122、下垫板123、下模座124同样依次自上而下排列。另外,铁芯模架还包括,外导柱130、内导柱、铁芯160、油缸(未示出)、连接块170、连接杆180。
各构件具体的位置及连接关系为:模架顶部到底部依次为为上模座111、上垫板112、上固定板113、卸料板114、下模板121、下固定板122、下垫板123以及下模座124。各块模板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导孔,导孔用于穿设外导柱130,或者说,外导柱130通过导孔将各个模板相互连接,保证每一块模板的位置符合预先设定要求。另外,本发明创新之处还在模架上增设第一内导柱140和第二内导柱150,其中第一内导柱140设置于上固定板113与卸料板114之间,以及其中,第二内导柱150设置于下模板121与下固定板122之间。铁芯160设置于模块中央,油缸具有多个,分别与不同模块想连,由于油缸的分布技术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又,该技术不是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固申请人不对其详细描述,连接块设置于下固定板上,连接杆180一端与铁芯160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块170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外导柱130的数量为四个,同样地是,第一内导柱140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内导柱150的数量也为四个,导柱的分布方式见图2所示,显而易见地是,外导柱分别设置于模板外侧,而内导柱(包括第一内导柱与第二内导柱)分别设置于模板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荣腾模具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荣腾模具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