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沸石制备景观观赏鱼防病治病彩色净水石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954.7 | 申请日: | 201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明;张媛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明;张媛洁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A61K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0 云南省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制备 景观 观赏鱼 防病 治病 彩色 净水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沸石制备景观观赏鱼防病治病彩色净水石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景观观赏鱼类的养殖与所有的生物一样,都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生活环境,观赏鱼类大多生活在较小的水体环境中,好的养殖水体环境会使观赏鱼类不断增强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养殖观赏鱼类的水体环境都是在人工控制下的,如果养殖水体环境发生了变化,哪怕是微小的变化,都可能不利于观赏鱼类的生活、生存,在机体适应机能衰退而不能适应生活环境时,观赏鱼就会失去抵御病原体侵袭的能力,引起疾病的发生。
饲养观赏鱼,成本比较高,有些优良品种很难得到,一旦患病死亡损失是比较大的,特别一些名贵的品种是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培养出来的,患病后即使病愈也失去了观赏价值。
防重于治,这是防治人和动物病害的共同原则,但是对于饲养的观赏鱼来说,意义更大。因为鱼生病以后,大多数已不摄食,又无法强迫摄食和服药,病鱼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和药物治疗。
按属性分,观赏鱼疾病可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生理性鱼病三大类。
一、传染性鱼病 由植物体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等)引起的疾病,通称传染性疾病,又称微生物病。这类病流行广、暴发快、死亡率高,在鱼病中占重要地位。例如:细菌引起的肠炎病、烂鳃病,真菌引起的水霉病等。
二、侵袭性鱼病 由生物性寄生虫(原生动物、蠕虫、环节动物、甲壳动物等)引起的疾病,通称侵袭性鱼病,也叫寄生虫鱼病。这类疾病对观赏鱼危害也极大。例如,原生动物引起的隐鞭虫病,小瓜虫寄生至鱼的体表和鳃上引起的白点病(也称小瓜虫病)等。
三、生理性鱼病 由于受水体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不良影响(如不良的水质、机械损伤、水温变化、营养缺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生物引起的中毒等)而发生的疾病,称为生理性鱼病。这类疾病也会引起鱼类死亡。例如:水质过肥、含氧量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水温不适宜引起的冻伤、感冒等。
观赏鱼药的基本作用,是用来杀灭和抑制造成病害的病原体。比较理想的鱼药,应是对鱼类无明显毒害,但是能通过干扰病原体的新陈代谢来抑制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有利于发挥观赏鱼体的抗病功能,达到消灭和排除病原体的目的。
在养殖水体中(包括室内观赏鱼缸和水族箱及室外大面积养殖池),各种病原体随时都可能存在,但是只有这些病原体达到一定的致病量时鱼类才会发病。如果在这些病原体尚未达到致病数量时就及早用较低剂量的药物进行预防,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与生长,观赏鱼就不会发病。
中草药简称中药,是指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用以防治人和动物疾病的物质,是我国医药发展中的一颗明珠。中草药用来防治观赏鱼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药效稳定、特久,而且对水体、鱼体等的副作用较小。因此,目前已经成为许多观赏鱼药生产厂家青睐的新药源。
二、作用广泛。中草药不仅对观赏鱼类的细菌感染有效,而且对某些病毒感染也有效,同时副作用少,为抗生素和磺胺药所不及。
三、用于治病的中草药品种多。我国经过近10来年的普查,已经查明中草药资源达12800多种。根据长期实践证实,防治鱼病疗效较好的中草药有大蒜头、五倍子、大黄、乌桕、地锦草、大叶桉、枫树叶、韭菜、生姜、南瓜、穿心莲、板蓝根、水辣蓼、菖蒲、水花生等数十种之多。
四、可以防治多种观赏鱼疾病。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出血病、小瓜虫和车轮虫病等。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和人类不断实践的过程。远在人类社会初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药。
大约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之间,我国现有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诞生了,它对汉以前的药物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大总结,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神农本草》,其中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有252种,动物类68种,矿物类46种,按照药物的效用分为上药、中药、下药三品。
到了南北朝公元450年,梁代陶弦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增加魏晋以来300多年著名医家常用药物365种,成书即《名医别录》,共收录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比《神农本草经》增收新药多了一倍,并且对“药物真伪鉴别及采集炮制”都多有创新,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到了东汉,国家机构内专门设立了管医方的所谓“方丞”,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他留下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确立了辨证用方原则,保有了他创制的大量有效方剂,为方剂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明;张媛洁,未经张玉明;张媛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网络安全的方法和一种星形网络
- 下一篇:自动机械变速器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