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及其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955.1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秋云;梁慧音;张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质 调节 功能 耳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调整盖体以连接调节装置控制调节输出音质效果的耳机装置,以及基于该耳机装置所对应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耳机装置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的耳机装置包括有一壳体10,其具有一容置部11,且容置部11包含有一内腔以供容置诸如扬声器及驱动电路等构件,而容置部11上另设置有数个泄压孔12以供内腔与外界连通。
上述现有习知耳机装置的壳体10在设计的初时,即已依据特定的消费族群来决定泄压孔12的数量,因此决定耳机装置所展现出频率特性的内腔中声压也已固定,但现有习知耳机装置在使用上,可能是应用在连接手机以作对话沟通用,或者是应用在可储存数百甚至数千首歌曲的音乐播放装置,针对不同类型的音讯质量要求,所需要的声音频率特性即为不同,因此固定的内腔声压将使得现有习知耳机装置仅适用在某一个专属的声音表现区块当中,无法提供使用者依据自己对不同声音或音乐的喜好而自由调整,故,此现有习知耳机装置的可变化性极低,实有再加以设计突破的必要。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耳机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耳机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及其调节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耳机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耳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及其调节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包括有:
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数个调节孔,且该容置空间藉由该些调节孔以与外界相连通;
一调节装置,可移动地结合于该壳体,且朝该容置空间内延伸设有一遮挡部,在移动的状态下可选择性地遮挡该些调节孔;
一扬声器,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扬声器在产生声音的状态下,于该容置空间内产生音压;以及
一盖体,结合于该调节装置,且该盖体相对该壳体转动时,即可带动该调节装置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内表面具有一环状的卡沟,且该调节装置相对设置有一环状的凸环以与该壳体的该卡沟结合。
前述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的盖体呈环状,且其内环面上设置有一卡沟,而该调节装置相对设置有一结合部以与该卡沟结合。
前述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装置的该结合部亦呈环状,且该结合部上设有一圈凸环以与该盖体的该卡沟卡合。
前述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的盖体上更设置有一承接部以承托固定该扬声器。
前述的具音质调节功能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的调节装置的该遮挡部上具有一突起,且该容置空间内接近该些调节孔之处则设有一斜坡部,当该盖体连动该调节装置时,该突起沿该斜坡部的坡道位移。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装置的音质调节方法,该耳机装置具有一盖体与一壳体,该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容置一扬声器,且该壳体上设有数个调节孔以连通该容置空间与外界,该盖体则结合有一调节装置,且该调节装置的一遮挡部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而调节方法包括:转动该盖体以连动该调节装置,藉由该调节装置的该遮挡部以选择性遮挡该些调节孔,进而改变该耳机装置中该容置空间与外界的连通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