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膏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8250.1 申请日: 2010-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19881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2
发明(设计)人: 武大圣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00 分类号: A61K36/00;A61K35/32;A61K35/36;A61K35/50;A61K35/56;A61K35/62;A61K35/64;A61K36/889;A61K36/896;A61K36/8966;A61K9/06;A61K9/70
代理公司: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代理人: 包文超
地址: 20002***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医 膏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得膏剂品质均一,质量可控。

背景技术

膏方,又称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和锭八种剂型之一。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410033913.X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膏剂按重量比的乳香、没药、血余、猪牙皂和黍米混合后细粉过筛,与蜂蜡一起加入盛透骨液的锅中,先用大火,后文火加热,搅成稠黄色即得。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410008200.8公开了一种铜络合物治疗关节炎消炎止痛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取铜青与阿司匹林形成的络合物与猪油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成膏状。然后将膏体稍加热后在50摄氏度以下熔化,将纱布巾放入熔化液,冷却成膏体状,取出固定在弹性胶布载体层,药面上放隔离层即得。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610150265.5公开了一种治疗须发少白、中年早白、脱发的特效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将各种中药药材捣成粗末,放入铜罐中加水泡30分钟,文、武火交叉烧开,文火熬100-120分钟,压汁、去渣、过滤,将浓汁倒入铜锅中,用文火将药液浓缩至500-700,加入冰糖,文火至滴水成珠膏剂,收入瓷罐中。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187820.0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取香油、章丹备用;将其余诸药置于容器内用香油浸泡;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内用武火煮,边煮边用柳枝不断搅拌,直至香油沸腾;再用文火熬至药枯,捞出药渣,留下药液;当上述药业滴入白水中黑珠不散时,顺序将乳香、没药下锅;加入部分章丹并不断搅拌,至药锅内浮面红色消失,再次加入部分章丹,如此多次加入;调整药液软硬度,当试捏药液不沾手时,即得膏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910070152.8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将蜜蜡、罂粟壳、龙胆草、板蓝根和驴蹄草等药材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制成膏剂。

在这些技术方案中,一般按传统的膏剂制作方法进行制备,其通常步骤为:按处方配好药材后→将中药饮片浸泡→煎煮→煎好的药汁进行浓缩→收膏→盛装→凉膏。

药料用6-8倍量清水中完全浸没浸泡(供煎头汁药用),按不同的煎煮方法浸泡时间亦不同,如:常压煎汁(以传统铜锅为例),药材浸泡时间需大于8小时;使用加压煎汁(以煎药机为例),药材浸泡时间需大于12小时。不同的煎煮方法,其煎煮要求亦有不同,如:常压煎汁(以传统铜锅等敞口容器为例),以水煮沸后计时,头汁的煎煮时间大于1.5小时,二汁加6倍量的水,煎煮时间大于1小时,最后压榨取汁;加压煎汁(以煎药机为例),煎煮时间为头汁煎煮大于1小时,二汁加6倍量的水煎煮大于0.5小时,煎煮时必须保证加水量到位。对药量大的处方,依据煎药机的容量大小分次煎煮。

煎煮好的药液合并用筛网过滤,所得的药液在洁净的铜(不锈钢)锅内浓缩,在浓缩的过程中,要求不断撇除浮起的泡沫,并不断搅动药液,注意掌握火候防止药液沸腾溢出和结底,煎煮浓缩成较为稠厚的药汁。

在保持煮沸状态的浓缩药液中,加入所需胶类,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及糖类、芝麻、核桃等配料,完全搅动均匀,至药液挂在搅拌棒上不宜滴下或滴水成珠时,膏滋收好。

将膏滋趁热装入洁净的容器,在容器外标记相关信息后放入凉膏间。

依照中医传统膏方的制备工艺,膏方加工过程中,膏方厚薄程度完全靠药工经验,对最后收膏完成后的稠度没有统一标准。对于根据相同的药方制得的不同批次的膏方,有的膏方稠度小而显得太稀薄,有的膏方稠度大而显得过厚过硬。患者每日均以相同的方式,如:一天两次,每次一勺,服用量没有统一标准,每个患者用的勺子不同,药量就不同,容易药量不足或过多,从而严重影响了药物的按时、按量的准确使用,也影响了药材药效的发挥。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710114172.1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补阳还五清膏和辅料组成。补阳还五清膏由七味药材经水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后,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制得。再将制得的还五清膏剂与选自于糊精、乳糖、蔗糖、糖精酸钠之一种或几种的辅料混合后浓缩至密度1.42-1.46制得用于治疗中风和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未经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