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辐照食品鉴定光释光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453.0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庄峙厦;徐敦明;吴敏;杨朝勇;周昱;林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2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辐照 食品 鉴定 光释光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辐照食品鉴定光释光检测仪,用在对含硅酸盐的干物质的检测;本发明属于辐照食品检测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辐照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保藏技术。食品辐照技术是利用高能射线(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对食品及其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电离辐射抑制生物中酶的活动,破坏生物体中细胞结构,起到杀虫、杀菌、抑制发芽、延缓成熟、检疫控制寄生虫感染和提高卫生质量的目的。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42个国家批准辐照农副产品和食品240多种,年市场销售辐照食品的总量超过30万吨。特别是在美国FDA批准认可猪、牛、羊和鸡等家禽肉的辐照保鲜技术后,对世界农副产品辐照加工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大推动了全球辐照食品商业化进程,食品辐照技术逐步成熟和完善。辐照食品生产和消费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攀升,辐照食品商业化迅猛发展。而有关辐照食品安全性逐渐成为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对食品是否经过辐照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政府需要对辐照食品进行监管,消费者需要知道食品是否辐照过,发达国家在辐照食品的国际贸易中设置技术壁垒,以上种种问题均需要成熟完善的辐照食品检测方法。针对食品在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细微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变化迹象,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而光释光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食品中的硅酸盐粒子受到电离辐射,接受能量产生电离和激发,获得足够能量的电子游离出来,然后被晶格中的缺陷所俘获,这些被捕获的电子在常温环境下,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缺陷中。光释光就是那些储存了辐射能量的结晶固体接受外界光的照射后,晶体内部的储能电子复位并以释放光子的方式消除其储存的能量而产生的光释光。光释光方法是一种检测辐照食品的标准方法,该方法不会损伤样品,因此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混合物均能重复测定。检测辐照食品原理是通过对食品所带的矿物质,测量其光释光发光强度,信号强度在较高表明样品受过辐照;信号强度较低表明样品未被辐照。
辐照食品光释光检测仪器一般由激发光源、样品室、检测探头、及控制单元组成。目前已有商品化仪器。但一般仪器体积较大不便携带。激发光源使用脉冲激光器和检测采用光子计数系统。因此,技术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辐照食品鉴定光释光检测仪,本发明具有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无需前处理,携带方便、小型化、测定周期短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辐照食品鉴定光释光检测仪,包括暗室,暗室顶部通过固定支架设置有受激发光控制电源控制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下方的中轴线位置上通过固定支架设置有受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控制的发光装置,所述的发光装置包括圆环状灯架和安装在圆环状灯架上的发光二极管;暗室底部活动安装有一个抽屉式进样平台,进样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样品盘,并使样品盘位于光电倍增管与发光装置相对的中轴线位置上;光电倍增管与AD转换电路相连进行信号传输;激发光控制电源,光电倍增管高压电源和AD转换电路均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设置有12个,均匀分布在圆环状灯架上。
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前安装有滤光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无需前处理,携带方便、小型化、测定周期短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