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517.7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士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3/22 | 分类号: | G01D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指利用斜面分力作用,降低指针于归零指示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指针可正确的指示出归零状态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仪表的指针利用驱动装置所设置的转轴连接,转轴于旋动时可带动指针指示出相关位置,请参阅图7所示,指针在进行归零指示时,为利用止挡方式进行,也就是转轴的旋动片B在带动指针在归零指示时,设置一止挡部A让旋动片B碰触停止,然而,当旋动片B在碰触止挡部A时,由于旋动片B所施予止挡部A的作用力为垂直于止挡部A,因此止挡部A对于旋动片B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几乎相等于作用力,让此反作用力相当的大,会使转轴反向枢转,让指针无法正确的指示出归零位置,或产生碰撞抖动,且当驱动装置再次驱动转轴枢转时,造成指针所指示的位置产生偏差。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斜面分力作用,降低指针于归零指示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指针可正确的指示出归零状态,以避免指针因反作用力产生反向枢转或碰撞抖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设置有壳体,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所组成,该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盖合,壳体内设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一侧枢设有转子以及旋动轴,旋动轴的一端穿出上壳体并与指针连接,其中:该旋动轴于外缘套设有带动旋动轴转动的旋动片,旋动片受转子所驱动,且旋动片靠近上壳体底面,上壳体内表面凸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一侧表面斜向设置有与旋动片旋动方向成倾斜状的第一导斜面,而旋动片表面凸设有定位柱。
较佳地,该上壳体内表面凹设有环形凹槽,止挡部凸设于环形凹槽内,而定位柱位于环形凹槽内。
较佳地,该壳体内枢设有减速齿盘,且减速齿盘与转子及旋动片相互啮合。
较佳地,该定位柱一侧表面斜向设置有第二导斜面,且第二导斜面平行于第一导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第一导斜面与第二导斜面的分力作用,使动旋动片反向枢转的反作用力大为降低使旋动片不会因反作用力而反向枢转或产生碰撞抖动,使指针可正确的指示出归零状态,以避免指针因反作用力产生反向枢转或碰撞抖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上壳体局部底面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旋动轴与旋动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公知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上壳体;111、环形凹槽;112、止挡部;113、第一导斜面;12、下壳体;2、线圈绕组;3、转子;31、传动齿;4、旋动轴;5、旋动片;51、定位柱;511、第二导斜面;52、被动齿;6、减速齿盘;61、第一减速齿;62、第二减速齿;7、指针;A、止挡部;B、旋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驱动装置设置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线圈绕组2、转子3、旋动轴4、旋动片5、减速齿盘6,其中:
该壳体1设置有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相互盖合,上壳体11内表面凹设有环形凹槽111,环形凹槽111内凸设有止挡部112,止挡部112一侧表面斜向设置有第一导斜面113。
该线圈绕组2定位于下壳体12,转子3以及旋动轴4枢接于线圈绕组2一侧,转子3上端设置有传动齿31,而旋动轴4一端枢接于转子3的传动齿31内,另一端穿出上壳体11,且旋动轴4外缘套设有带动旋动轴4转动的旋动片5,且旋动片5靠近上壳体11的底面,旋动片5表面凸设有位于环形凹槽111内的定位柱51,且旋动片5外缘具有被动齿52。
该减速齿盘6设置于转子3一侧,且减速齿盘6具有第一减速齿61与第二减速齿62,而第一减速齿61啮合于转子3的传动齿31,第二减速齿62啮合于旋动片5的被动齿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士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士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带式过滤除尘器
- 下一篇:低成本直线发电机波浪能转换器